|
为什么大象、犰狳、豚鼠等动物很容易喝醉?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0年05月16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为什么大象、犰狳、豚鼠等动物很容易喝醉?
在1875年,就有对大象食用熟透的水果后表现古怪的描述。后来有人做了实验,在水中掺入酒精。结果发现大象很乐意喝这些水,且喝水之后,身体会摇摇摆摆、看上去也更有攻击性。
一项新研究指出,大象对酒精的耐受度可能很低,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动物是否会喝醉”这一问题的争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针对酒精代谢相关基因的新研究发现,大象、独角鲸和豚鼠等动物可能很容易喝醉。
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ADH7基因独立产生了10种不同的故障,对一系列生物造成了影响,生物若遗传到了功能异常的基因,身体就可能难以代谢乙醇,只要ADH7这一关键基因失灵,乙醇就可能更容易在动物血液中积聚。
在研究的动物中,独角鲸吃肉,豚鼠吃叶子,都不太可能食用大量会产生乙醇的含糖水果和花蜜。大象则很爱吃水果。关于“大象食用马鲁拉果(芒果的近亲)后是否真的会醉”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而此次研究将这个问题再次摆上了台面。
早在1875年,就有对大象食用熟透的水果后表现古怪的描述。后来又有人做了实验,在水中掺入了酒精。结果发现大象很乐意喝这些水,且喝水之后,身体会摇摇摆摆、看上去也更有攻击性。
但在2006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理学家斯蒂夫·莫里斯(Steve Morris)和同事们则提出质疑,认为大象会喝醉这一说法“纯属虚构”。他们的计算结果显示,就算非洲象真的爱吃掉到地上的、正在发酵的马鲁拉果,它们也不可能吃下那么多,不足以达到喝醉的程度。但这一计算是以人类的生理系统为基础的。此次新研究显示,大象体内的ADH7基因存在故障,或许意味着它们对酒精的耐受度更低。
狐猴和人类一样,由于基因变异,它们体内的ADH7基因分解乙醇的效率比普通哺乳动物增强了约40倍。发酵的水果和花蜜对它们而言犹如天然“鸡尾酒”。
启发科学家开展此次研究的不仅仅是大象,还有树鼩。这种长得像尖鼻子松鼠的生物对酒精的耐受度奇高,能使人类晕晕乎乎的酒精浓度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在分析了79种哺乳动物的基因信息之后,研究人员发现,ADH7在哺乳动物家族树的10个不同位点上发生了功能失灵。这些对乙醇耐受度低的分支囊括了许多差异巨大的生物,包括大象、犰狳、犀牛、八齿鼠、海狸和牛等等。
人类和非洲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情况则刚好相反。由于基因变异,它们体内的ADH7基因分解乙醇的效率比普通哺乳动物增强了约40倍。常以水果和花蜜为食的狐猴也独立地进化出了这项技能。然而,树鼩体内并没有这种效率超高的基因,因此它们的惊人酒量仍是个未解之谜。
不过,在非洲象体内发现ADH7基因失灵又引发了人们对大象醉酒问题的讨论。大象清除体内乙醇的速度如此之慢,这也许说明,一枚彻底发酵的水果中的少许酒精含量的确足以把它们灌醉、改变它们的行为。
行为生态学家菲丽丝·李(Phyllis Lee)自1982年起便一直在肯尼亚安波塞利国家公园观察大象。“我年轻时曾经试着用玉米酿啤酒,大象很喜欢喝。”她并未在“大象是否会醉酒”的争论中明确表态,不过她认为,大象的“巨大肝脏”肯定有一定的解毒能力。“我从没见到大象喝得醉醺醺过,”她表示,“不过那种自家酿的啤酒对人类来说也没多少度数。”(叶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