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疯狂增长的背后,是一个马力全开、甚至超负荷运转的学术评价和出版体系。作为医学界最有名、也最具权威性的两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和《柳叶刀》(The Lancet)成为了学术出版界对此次疫情响应速度最快的前沿阵地,在 1 月 24 日疫情爆发早期,这两本期刊就分别发表了两篇来自武汉一线的临床病例报告。随着疫情逐渐扩散到全球,全世界的传染病学者和医生都开始了相关研究论文的投稿活动,NEJM 执行编辑 Edward Campion 在接受 The Scientist 的采访时表示,NEJM 疫情爆发后关于冠状病毒的投稿量暴增,最多的时候每天高达 40 篇。
为了应对爆发性增长的论文投稿,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需要加班加点的不止是期刊编辑,为这些论文做同行评议的审稿专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冠状病毒的计算生物学家 Andrew Ward 对 The Scientist 的记者表示,“以前我一年也就收到一两篇冠状病毒论文的审稿请求,现在每周都有三四篇论文找我审稿,我现在每星期审一篇论文,坚持这个速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来自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专门研究冠状病毒的微生物学家 Stanley Perlman 面临的挑战则更加艰巨:他每个星期能收到将近 20 个审稿邀请,一周实际要审 5-6 篇论文,是他此前审稿工作量的至少 4 倍。
让更多人尽快获得关于疫情的最新知识,从而寻找合理的对策,是很多掌握了一线情况的医生和学者投稿的初衷,也是期刊加快论文出版速度的目的。然而,论文数量在短时间内的爆发并不会催生出一个更准确的科学结论。撤稿观察(Retractionwatch.com)网站的创始人Adam Marcus 和Ivan Oransky 认为,急迫是科学严谨性的大敌。当下疫情的特殊环境极大地压缩了相关研究的周期:通常情况下,一篇论文完成后要经过几个月的评审和编辑才会发表,更不要提这之前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去做研究。而现在,一篇和疫情有关的论文可能只需要 24 小时就能登上知名期刊的版面。
尽管出版方一直向读者强调在这种非常规态势下期刊不会降低所发表论文的质量——NEJM 执行编辑 Edward Campion 曾估计过最终被接收的论文应该不到投稿量的 2%——但是论文缺乏足够评审的风险一直没有消失:《病毒学》(Journal of Virology)的主编 Rozanne Sandri – Goldin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资深科学家人数有限,不能够满足期刊短时间内大量的审稿要求,编辑就不得不去选择那些经验没那么丰富的、甚至没有相关研究经验的审稿人。这增加了论文中研究设计或者分析错误被遗漏的风险,可能导致期刊将不准确的信息公表于众。
根据该平台联合创始人 Richard Sever 的说法,疫情早期,来自中国的 COVID-19 论文占了大约 40%,但是随着疫情发展为全球大流行,这一比例正在改变。由于公众对于疫情的高度关注和对相关信息的渴望,没有付费壁垒阻隔、信息流动快的预印本论文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还有不少媒体将预印本平台作为了他们的报道选题库。但是缺乏同行评议环节的论文手稿所呈现的信息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些本应在学界内部讨论的数据和结论有些时候不能被公众正确解读,大范围传播后造成的信息误导成了预印本论文的“原罪”。比如今年早些时候一篇来自印度学者的手稿对新冠病毒序列做了分析,并认为它可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这个可怕的结论被广泛传播和报道,激起了人们的恐慌情绪,直到业内学者出面认定它的结论存在缺陷、作者撤回论文,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这可能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在 Adam Marcus 和Ivan Oransky 看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关于疫情和新冠病毒的论文被证明是错的,但这并不是坏事。科学问题本来就不是能一次到位被解决,新的知识也不是被等来的——这些都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对于那些习惯了坐在科学绿皮车上摇摇晃晃驶向终点的科学家们来说,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或许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赶上了名为 COVID-19 的高铁。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每看到一篇新出现的研究论文时,不论它是来自知名期刊还是预印本平台,都要保持警惕:“这是一项新证据,但它很可能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