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5|回复: 0
收起左侧

研究或揭示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4-7 1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或揭示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17年12月15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研究或揭示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
                               
                                有关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人们认为影响男性性取向的基因可能存在于8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研究或揭示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99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5830

人们通常以性染色体组合(XX或XY)作为大多数人性取向和性行为的预测因素,但在人群中变异是稳定存在的,例如3-4%的男性自我评价为同性恋,还有部分男性自我评价为双性恋。尽管性取向的生物学机制仍然未知,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都可对其产生影响。

有关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和连锁分析。

早先有研究人员对男性同性恋进行了家系分析,发现男同性恋者的兄弟中有10%为同性恋,明显高于3%这一男性同性恋的基本发生率,提示同性恋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还有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男性同性恋和男性异性恋的家系发现,男性同性恋的母系亲属中男性同性恋发生率高于父系,提示相关影响因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在家系分析的同时,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双生子研究来探索这个性状的遗传特性。因为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而异卵双胞胎基因相同的概率为50%。他们的生长环境相似,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的影响。在一项对756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现,同卵双胞胎约有31.6%同时为同性恋,而异卵双胞胎中仅有8.3%。拥有同样遗传信息的同卵双胞胎性取向一致率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由此,研究人员认为性取向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家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可以反映性取向有遗传性质,但具体的基因位点则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Dean Harmer曾对114个家庭的男同性恋者进行DNA连锁分析,并探究X染色体的基因多态性,他发现Xq28区域可能有影响性取向的基因,同时,携带此基因的女性生育能力更强。此结论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有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同性恋相关基因能在进化中幸存的原因。

然而一直以来,针对男性性取向的基因相关性研究数量并不多,且已有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基于现有研究,人们认为影响男性性取向的基因可能存在于8号染色体和染色体Xq28区域,具体的基因位点及生理学机制仍未被证实。有后续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对于男性同性恋的形成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7年10月,Scientific Report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针对人类男性性取向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 (GWAS)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一些基因区域与男性的性取向有潜在关联,但是文章作者Alan Sanders强调其间的联系还只是一种猜测。

Alan Sanders来自北岸大学健康系统学研究所,是一位研究行为遗传学方面的专家。 Sanders及同事开展了一项有1109名同性恋男性和1231名异性恋男性参与的男性性取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其中参与者大多为欧洲裔。此研究以参与者自己报告的性取向和性感觉作为评价,并对参与者的血液和唾液样本进行基因组分析。

“因为性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和社会而言,了解人类性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Sanders说,“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寻找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对我们认识性取向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希望后续有更多的研究可以阐明遗传因素在性取向形成中的角色”。

Sanders团队发现一些区域内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DNA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在两组人群间差异显著,其中最突出的SNP位于13和14号染色体上,可能在性取向相关基因的附近。  

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位点。第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13号染色体上,位于SLITRK6基因和SLITRK5基因之间。SLITRK6是一个神经发育基因,主要在间脑表达,此前有报道表明,在性取向不同的男性中,间脑中的一个区域大小也有所不同。

研究或揭示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学基础44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5830

男性性取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曼哈顿图。图中每个点对应一个 SNP,x 轴是 SNP 在基因组中的位置,y 轴表示显著性,点越高越显著。

另一个显著变化位于14号染色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的周围区域。TSHR基因内含子1的遗传变异或许可以解释过去发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男性同性恋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在甲状腺疾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病患者以及男同性恋的母亲的样本中,都发现了X染色体的异常失活。从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男性的甲状腺功能和性取向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此研究在基因组层面发现了两个差异显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让人们关注到了与性取向密切相关的SLITRK6和TSHR基因。这两个基因及其周围或许存在能够影响性取向的基因,但这仅仅是推测,具体的机制仍是未知的。

作者表示,他们研究中所使用的样本规模仍然较小、只关注男性同性恋且样本集中在欧洲裔人群,这些都是此研究的局限之处。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Michael Bailey曾说,“我们发现了基因影响男性性取向的证据,但它们并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环境的影响仍是不可忽略的”。基因可能是性取向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其他许多因素可能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比如胎儿所处子宫的激素水平。

“当人们说同性恋基因时,他们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影响性取向的肯定不止一个基因,而遗传学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Sanders补充道, “了解性取向的起源可以让我们对性动机、性识别、性认同和性别差异有更多的了解,这个研究以及随后的工作会帮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撰文 杨珂
审校 王妍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3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