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9|回复: 0

殖民外星球,解码基因组:二十一世纪两大科学狂人的不羁人生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4-30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殖民外星球,解码基因组:二十一世纪两大科学狂人的不羁人生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16年10月26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殖民外星球,解码基因组:二十一世纪两大科学狂人的不羁人生
                               
                                马斯克与文特尔,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时代的浪潮。
                               
                                2016年9月27日,埃隆·马斯克代表 SpaceX 公司公开发表了其“火星移民计划”的详细内容。马斯克表示,这一计划会在2024年建成可供100至200人搭乘、航程6到9个月的定期往返火星的宇宙船,并最终使人类进化为“跨星球物种”[1]。

2016年10月6日,NASA“火星探测计划”负责人 Jim Watzin 表示,将改进 NASA火星计划的进行方式,将科学探测仪器与航天器进一步整合,而非以载荷形式存在。虽然这一观点还只是 Jim Watzin 的个人观点,没有确定得到 NASA 的官方支持,但是毫无疑问,在 SpaceX 及欧盟、中国等多个火星计划的催促之下,NASA 已经开始更积极地思考其火星计划[2]。

NASA 被 SpaceX 步步紧逼的奇怪局面,让人想起了另一个名字:克莱格·文特尔(Craig Venter)。

1998年,文特尔认为,由六国科学家在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展过于缓慢,于是另立山头,组建塞莱拉基因公司(Celera Genomics),宣称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率先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

文特尔的介入迫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加快了原有的脚步。塞莱拉的实际进展确实在某些方面超过了6国团队,但他们试图建立收费数据库的做法引起了不满。最终,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推动下,文特尔与6国团队达成和解,同时发表了测序结果。

马斯克何时能实现殖民外星的豪言壮志,现在还不得而知。而历史已告诉我们,文特尔的介入使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比预期(2003年)提前了整整3年。纵观两人彪悍的人生之旅,少年时头角峥嵘,成年后锋芒不减,自创公司狂飙猛进,以一己之力策动时代之轮,当世能出其右者可谓寥寥无几。

天才的12岁

1971年6月28日,埃隆·马斯克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1980年,他的父母离婚,马斯克开始跟随他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一同生活。10岁那年,马斯克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台计算机,并开始学习编程。12岁,他编写了一个太空主题的射击游戏,并将其以500美元的价格卖出。今天,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玩儿到这个游戏[3]。

童年时期的马斯克曾经是同伴欺凌的对象,但这不影响他接受优质的私立学校教育。18岁生日前夕,他获得了加拿大国籍(他的母亲出生在加拿大),并在不久之后赴美接受高等教育。他先后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马斯克获得了攻读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的机会,但是在内心创业激情的驱使下,他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于同年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4]。

与马斯克不同,1946年10月14日生于盐湖城的克莱格·文特尔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5]。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母亲除做过短期的房产销售之外,主要是一名家庭主妇。

文特尔有一个数学很好的哥哥(这也说明了文特尔的基因不差),但他自己却是一个到处疯玩儿的“问题少年”,成绩相当糟糕。他家离当地机场不远,他喜欢和几个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和即将起飞的飞机赛跑,这最终迫使机场建起了围栏。但这种散漫自由不能阻止年少的文特尔展示出他天才的一面,而他的兴趣也很符合时代特征——机械。

在10岁到14岁之间,文特尔带着他的弟弟,在自家的后院里搭建过地道和堡垒,而他们最大的成就,是成功建造了一艘船,其中的发动机是文特尔自己从亲戚家的旧物上拆下来,又重新组装到那艘船上的。据文特尔说,平时不怎么管他的父亲亲自扛着那艘船,带着他们去试航,这让文特尔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6]。

高中毕业后不久,年轻的文特尔应征入伍,被派往越南战场,在一家战地医院参与护理工作。近距离地接触生死,对文特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这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叫做生命。离开越南,回国后的文特尔从头开始,进入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他首先在社区大学的专科学校进行学习,之后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取得了学士和博士学位(1975年)。毕业后,他首先进入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任教,之后又加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自创公司,狂飙猛进

毫无疑问,马斯克与文特尔的心中都存在着关注人类终极问题的浪漫主义情怀。研究生命本质、探索未知宇宙,这二者是人类科学历程中最为终极的问题,也同时与人类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

这两位“科学狂人”还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高度执行力。他们都无法忍受体制内的低效率,用自创公司的方式独立推动着这些“终极问题”的进展。

一份二人创办公司的清单,就足以让我们窥见其野心之澎湃。

殖民外星球,解码基因组:二十一世纪两大科学狂人的不羁人生32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6787

2015年的马斯克 来源:Wikipedia


埃隆·马斯克

1995年(24岁)  Zip2
利用来自父亲的两万八千美元启动资金,与弟弟 Kimbal Musk 共同创建的互联网公司 Zip2。它是一个提供城市内信息查询的网站。1999年,Zip2被康柏电脑公司(Compaq)以三亿零七百万美元现金加三千四百万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马斯克从中分得2200万美元。

1999年(28岁)  PayPal
马斯克出资一千万美元参与创建国际贸易支付平台 PayPal,并于2000年10月起担任 CEO。2002年,PayPal 以十五亿美元的价格被 eBay 收购,马斯克分得1.65亿美元。

2002年(31岁)  SpaceX
2001年,马斯克提出了“火星绿洲(Mars Oasis)”概念,次年创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并担任 CEO 和 CTO(首席技术官)。这家私人太空运输公司取得过的主要成就包括[7]:

2008年9月28日,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枚私人投资的液体燃料火箭 Falcon 1。随后与 NASA 签订合同,拿下16亿美元的超级大单。

2010年12月9日,成功发射并回收世界上第一艘私人投资的宇宙飞船 Dragon(搭载于 Falcon 9火箭)。

2012年5月25日,成功发射宇宙飞船 Dragon 并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Dragon 成为世界上第一艘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的私人投资飞船。

2013年12月3日,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私人投资的地球同步卫星。

2015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 Falcon 9火箭,并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对一级火箭的回收工作(世界首次,不只是私人投资的首次)。

2016年4月8日,成功实现世界首次一级火箭的水上回收。

2004年(33岁)  Tesla Motors
2004年,马斯克领投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的A轮融资。2008年出任CEO。

2013年(42岁)  Hyperloop
严格来说,Hyperloop(超级高铁)并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这一概念由马斯克在2013年提出,并注册成为 SpaceX 旗下商标。这一理念试图创建全新的磁悬浮动力城市交通系统,由管道和其中的胶囊式座舱组成,时速高达1200 km/h[8]。

2015年(44岁)  OpenAI
2015年12月,马斯克宣布成立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致力于发展能够安全地造福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

殖民外星球,解码基因组:二十一世纪两大科学狂人的不羁人生17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6787

2007年的文特尔 来源:Wikipedia

克莱格·文特尔

1998年(52岁)  Celera
任职于 NIH 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文特尔提出了“鸟枪测序法”,认为这一方法可以比传统方法更快、更便宜地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但是这一建议没有得到 NIH 的支持,他们认为鸟枪法的准确性不够高,也因此无法“更快、更便宜”。无法忍受 NIH 低效率的文特尔终于在1998年拿到投资,成立了塞莱拉基因公司,并宣布公司将使用鸟枪法独立并领先于6国团队,率先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

2000年底,文特尔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联合宣布,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草图正式完成,双方的结果分别发表于2001年2月16日的 Science 杂志和2001年2月15日的 Nature 杂志。然而迫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压力,塞莱拉最终没能拿到相关专利,公司股价大跌,2002年,文特尔被塞莱拉公司解雇。

2002年(56岁)  克莱格·文特尔科学基金会
度过了被塞莱拉解雇之后几个月的低落期,文特尔重整旗鼓,独立出资创建了克莱格·文特尔科学基金会(J. Craig Venter Institute)。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创造全新的生命”。

2010年5月20日,该机构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此成果发表于 Science 杂志[9]。2016年3月25日,文特尔宣布完成了这一系列人造生命的3.0版本。

2003年(57岁)  全球海洋取样考察计划
Global Ocean Sampling Expedition 不是一个公司,是由文特尔在2003年启动的一项考察计划,旨在解密海洋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此次环球考察使用文特尔的私人游艇魔术师二号(Sorcerer II),历时约两年,于2006年返航。

2014年(68岁)  Human Longevity
文特尔与另外两位投资者共同创建人类寿命公司(Human Longevity),旨在提高人类寿命和晚年生存质量。

多舛情路

马斯克和文特尔的另一个共同点(也是众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是,他们不仅制造了无数大新闻,还是娱乐报道的常客。

马斯克的第一任妻子Justine Wilson 出生于1972年,是一名加拿大作家。他们在共同就读于皇后大学期间结识,2000年结婚,育有3胎6子,长子早夭后,其余五个孩子均为人工授精所生。然而2008年SpaceX的火箭第三次发射失败,特斯拉也濒临破产之际,两人却分道扬镳。随后马斯克结识了英国演员Talulah Riley,并于2010年结婚,之后历经分分合合,2016年再次开始办理离婚手续。

文特尔越战归来后迎娶了第一任妻子、新西兰人 Barbara Rae。在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校区任教时,他与 Rae 离婚,娶了当时的学生 Claire M. Fraser(此人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微生物学家)。这段婚姻维持到2005年。2008年,文特尔与第三任妻子(也是现任妻子)Heather Kowalski结婚。

企业家 vs 科学家

如果每个人的简介中只能有一个身份,那么毫无疑问,马斯克是企业家,而文特尔是科学家。

马斯克的学位止于学士(物理、经济双学士),他24岁开始创业,从互联网公司开始,通过 Zip2 和 PayPal 迅速积累财富。与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他心中的那些对于终极科技的渴望让他接下来的创业之路与众不同:特斯拉或许还算中规中矩,但 SpaceX 绝对风骨独具。

文特尔是博士,在大学做过教师,在 NIH 搞过科研,他最重要的成果都是他自身(而非他组建的团队)的智力成就。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科研系统的执行效率,所以通过创建公司的方式推动科学进展。

马斯克从企业到科学,文特尔从科学到企业。最终,他们都手握科技之剑,脚踏企业之轮,走在了探索人类终极问题的最前线。

吃螃蟹的人

文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全基因组测序的人类个体。他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他拥有与注意力缺陷综合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相关的基因,这部分解释了他狂放不羁的性格。

而马斯克则表示,他不愿意成为自己计划中最先前往火星的人,因为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好吧,再怎么说火星之旅也比接受基因测序危险得多。

“火星探测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都是会对整个人类命运产生影响的、因而或早或晚都会实现的大型科学工程。正因其重要,它们在实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种种的争议,都会为了制定最完善的计划、平衡各方的利益而进行繁复的讨论,这也许注定了官方进程的缓慢。

上世纪末的缓流之中,文特尔异军突起,加速了整条河流。没有他,人类基因组计划也会完成,但是他的出现,无疑将这一段科学史妆点得更加熠熠生辉。

那么今天,放出豪言的马斯克,是否也能够真正推进人类走向宇宙的脚步,成为人类科学史中另一支绚烂的焰火?

撰文 赵维杰
编辑 张士超

参考资料:
[1]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6/09/elon-musk-spacex-exploring-mars-planets-space-science/
[2] http://www.nature.com/news/nasa-rethinks-approach-to-mars-exploration-1.20758
[3] http://www.theverge.com/2015/6/9/8752333/elon-musk-blastar-pc-game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on_Musk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aig_Venter#Human_Genome_Project
[6]《解码生命》,克莱格·文特尔著,赵海军、周海燕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ceX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erloop#Hyperloop_Transportation_Technologies
[9]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29/5987/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6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