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卫星通信 加密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16年09月22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为卫星通信 加密
“安全多方计算”协议既可保证太空中数千颗卫星互不相撞,同时又可以保障各卫星轨道数据不会泄露。
撰文?布雷特 · 海明威(Brett hemenway) 比尔 · 韦尔泽(Bill Welser)?翻译?郭凯声
2009年2月,美国的“铱星33号”与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相撞,导致这两颗通信卫星瞬间毁灭。根据当时跟踪“铱星”和“宇宙”卫星的地面望远镜观察,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应该是彼此错开的,然而哪怕是从其中任何一颗卫星的搭载仪器所记录的数据来看,我们会发现情况完全相反。为何操作人员没有利用来自卫星本身的位置信息呢?
轨道数据实际上是一类需要严格保密的数据,卫星所有人将卫星的位置和运行路线视为机密资料。拥有卫星的那些企业担心,泄密会使自己丧失竞争优势,因为把确切的定位信息分享出去,可能会向竞争对手暴露自己的实力。同时,政府也担心这些信息泄露出去会危害国家安全。但这样做可能导致卫星碰撞,即使是不严重的碰撞,也可能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并使碎片进入其他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如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铱星”与“宇宙”号卫星的碰撞事故,促使有关方面开始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的解决方案是,让世界上最大的4个卫星通信供应商,与可信赖的第三方即美国Analytical graphics公司合作。Analytical graphics公司汇集了各卫星通信公司的轨道数据,能在卫星可能遇险时发出警告。不过,此项安排的前提条件是,所有卫星通信供应商与第三方必须保持信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进入这一领域,并把越来越多的卫星送入轨道,作出这种安排常常是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的。
现在专家认为,加密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方案,依靠它就无须再考虑相互信任的问题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些专门的算法,可以让许多人共用私密数据,计算一个函数,同时不会泄露半点秘密。201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组织了几个密码专家团队,运用此技术开发了针对卫星数据共享的“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MPC)协议。
按照这个方法,每一位参与者可以把私有数据载入自己的软件中,然后软件再根据一个公开的MPC协议来回传送信息。协议保证参与者可以计算一个期望的输出(例如卫星碰撞的概率),但不能计算除此以外的任何东西。此外,由于协议的设计是公开的,任何参与者都可以编写自己的软件客户端,不需要各方彼此信任。
目前,轨道数据加密保护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速度。计算两颗卫星发生碰撞的概率属于复杂度很高的计算:如果不考虑安全问题,计算花费的时间可以毫秒计,而这些协议如果在商用硬件上执行则需要耗时90秒。不过,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MPC协议的实用性将会越来越高。现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工作即将圆满结束,概念验证版(proof-of-concept)的算法已准备就绪。眼下还没有人真正在实践中应用这些协议,不过密码专家正在物色愿意尝试这一技术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