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24|回复: 0

全球"气候门"问题再现 地球未来是变暖还是变冷?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1-11-28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气候门”再度出现,5000多封英美科学家往来的邮件被外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称,这是科学家操纵数据、夸大全球变暖影响的“铁证”。气候变化支持者则称,邮件被断章取义,故意曲解了。  这让我联想到了两年前哥本哈根会议前的“气候门”事件,情节如出一辙。当时,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理查德·穆勒受此启发,决定自己展开研究。此前,他对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的数据一直感到非常怀疑。
  穆勒的团队仔细研究了怀疑论者的两个主要观点:一个是认为气象站是不可靠的,许多站点存在误差;另一个是存在热岛效应的各个城市歪曲了气温分析。
  可是经过两年的研究,通过对39000个气象站的16亿个数据进行分析,他发现地球气温与1950年相比确实上升了1℃,这与大多数科学家近年来的结论相符。于是最近他公开承认:“全球变暖是真的。 ”
  有趣的是,穆勒的60万研究经费中有1/4来自查尔斯·考奇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创始人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亿万富翁,一向认为全球变暖是个骗局。而如今在他们的资助下,一个著名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倒戈”了。
  的确,如今越来越多科学家同意地球正在增温,但这是绝对的吗?恐怕要加个前提,那就是指工业革命以来。在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看来,地球是变暖还是变冷,是一个时间尺度问题。从短时间尺度看,地球确实在增温,自工业革命以来增温在0.74℃左右;但如果放到更大的时间尺度去看,气温在降低。几千万年来的新生代至今,地球降温在10℃左右;约从五千年以前开始至今,地球降温在1.5℃左右。
  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指出,我国古代时期的天气要比现在暖得多,每年的平均气温大体要高出2℃。例如,甲骨文中没有“冰”字,到春秋时,才有文献记载冬天收集冰以备夏天消暑。
  除了对于变暖还是变冷的思辨,科学界对于目前地球增温的原因,以及它将带来的后果也有不同看法。比如,一些科学家认为,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许多气候科学家在研究初期就锁定二氧化碳,认为它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由此忽略了许多其他可能的因素,这就像是警察在调查初期只锁定一名犯罪嫌疑人而未能充分调查其他犯罪嫌疑人一样。事实上,洋流循环、太阳活动周期等也有可能影响气候趋势。穆勒虽然承认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但也表示并不知道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造成的。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增温并不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丁仲礼表示,首先,在目前的增温速率下,人类是能适应的,这从过去几十年来全球的进步可以看出;其次,化石能源有限,新能源技术在进步,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出现排放拐点从而使增温变慢是完全可能的。
  丹麦学者比约恩·隆伯格的著名观点是,全球变暖正在发生,而且这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但后果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所花的钱,可能比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要多得多。他认为,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把钱花在控制艾滋病、消除贫困等议题上。
  看到那么多不同观点,你是不是对平时接触到的全球变暖知识产生了一些疑惑?我倒觉得,有分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气候变化这门科学研究还很年轻。随着证明全球变暖的各种研究、证据越来越多,自然也会出现各种疑问,甚至有反对的声音。就拿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于气候变化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来说,对于这份厚达3000多页的报告,要是科学界完全是一片赞同之声,那才奇了怪了。
  科学本来就允许争议,只有这样研究才会更加严谨、理性。就像隆伯格,虽然总跟“主流”的科学观点唱反调,但在2008年《卫报》列出的“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名单上,他却赫然在列。 《卫报》评价说,“隆伯格是能够用可信的数据挑战(全球变暖)共识的少数学术界人士之一”,他是对环保热的一种 “必要的制约和均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3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