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0|回复: 0

古人吃不吃狗肉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1-7 1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年底,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清理一座战国时代的秦墓,从该墓出土的青铜鼎里发现了半鼎骨汤,经动物专家鉴定,鼎里炖的既不是牛骨,也不是羊骨,而是半只不到周岁的雄性幼狗。
这项发现足以证明,战国时代的中国人是吃狗肉的。当然,我们决不能说所有的战国人都吃狗肉,但至少当时有一部分人在吃,否则那座秦国古墓里不可能出现鼎炖狗骨这样的随葬品。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拿它当食物可能有些野蛮,可能会遭致广大爱狗人士的抗议和围攻,但是好在我们下面要探讨的并不是现代人该不该吃狗的问题,而是古代人有没有吃狗的问题。换句话说,这篇文章只涉及历史研究,不涉及道德评判。
按照文献上的记载,古人吃狗的历史还真是源远流长。
周天子吃狗肝
《礼记·内则》记载,周天子的膳食清单里有八种珍馐美味。哪八种?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是也。这八种美食并称“八珍”,在中国饮食史上赫赫有名。
所谓淳熬,就是把肉酱煎熟,铺到大米饭上,做成盖浇饭。淳母的做法跟淳熬一样,也是肉酱盖浇饭,只不过要把大米换成小米。炮豚和炮牂分别是烤小猪和烤羊羔,先烤后炖,炖上三天三夜。捣珍是用里脊肉做的,把牛羊猪鹿等动物的里脊取出来,堆一块儿,反复捶打,然后煮熟。渍是用鲜牛肉做的,片成薄片,用美酒浸泡杀菌,最后抹上肉酱,浇上酸梅汤,生吃。熬也是用鲜牛肉做的,去掉筋膜,反复捶打,揉进盐巴、姜末和桂皮,风干以后再生吃。
介绍完了八珍里的前七珍,现在把它们撤下去,端上最后一珍:肝膋。
肝膋跟狗有关,做这道菜需要用到狗身上的两个部位,一是狗肝,二是狗肠外面粘连的那层肠系膜。《礼记》上说:“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从某条狗身上取出一块肝,外面包上这条狗的肠系膜,再用面糊或者米糊上浆,完了在火上烤熟,这样就能给周天子做成美味的肝膋了。
诸侯用狗血盟誓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了秦兵的强大攻势,派平原君去跟楚国结盟,共抗秦兵。谁知楚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跟平原君开了半天会,一直拿不定主意。这时候,平原君的随从毛遂冲进会议室,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
然后毛遂问楚王:“从定乎?”咱们可以结盟了吗?
     
  
        
楚王说:“唯唯。”可以结盟了。
毛遂当即吩咐:“取鸡、狗、马之血来!”把鸡血、狗血和马血拿过来!
楚王的手下当即宰杀了一只鸡、一条狗和一匹马,将这三种动物的血混合在一起,倒进一个铜盘里。毛遂双手捧起铜盘,对楚王说:“王当歃血以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您把这盘血喝上一口,然后我们平原君也喝上一口,最后我毛遂也喝一口,咱们的盟约才算板上钉钉。
于是三人先后喝下狗血,赵楚之盟订立。
为什么盟誓的时候要用到狗血呢?《史记·索隐》是这样解释的:“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用犬及豭,大夫以下用鸡。”春秋战国之时盟誓,必须宰杀牲畜并饮用其血,根据盟誓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宰杀的牲畜也不同。天子盟誓,杀牛杀马;诸侯盟誓,宰狗宰煮;普通官员及老百姓盟誓,逮一只鸡,剁掉鸡头,纯用鸡血就可以了。
楚王并非天子,但战国之时诸侯僭越,将自己的地位等同于天子,所以他要用马血盟誓;平原君不是诸侯,但他在赵国的地位不亚于诸侯,所以他要用狗血盟誓;毛遂只是平原君的门客,无官无爵,等于平头百姓,所以他要用鸡血盟誓。一个天子(楚王),一个诸侯(平原君),一个老百姓(毛遂),三人一起盟誓,当然要杀掉一只鸡、一条狗和一匹马了。
前面说过,天子盟誓既可以用马血,也可以用牛血;诸侯盟誓既可以用狗血,也可以用猪血。这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狗的地位低于牛马,跟猪相当,猪肉可以吃,狗肉自然也可以吃。
孟子眼中的狗肉
在毛遂用狗血与楚王盟誓之后大约三十年,孟子去魏国会见了梁惠王,梁惠王向他请教怎样才能称霸诸侯,孟子说: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故以此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想称王称霸,必须得到民心,而要想得到民心,首先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什么样的日子才算得上是好日子?孟子提出了四个标准:
第一,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条件穿绸;
第二,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条件吃肉;
第三,农民有工夫种地,平常年月不至于挨饿;
     
  
        
第四,小孩子能接受教育,长大之后懂得孝敬,能让父母安度晚年。
上述四个标准当中,最关键的是第二条标准:“七十者可以食肉。”怎样达成这个标准呢?“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养鸡养狗养猪,统治者不要干扰他们,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
很明显,狗在孟子眼里跟鸡和猪一样,都是人们养来吃肉的动物。
禁食牛肉,不禁狗肉
战国时代结束后,中国进入了帝制时代。秦朝太短,且不说它,从汉朝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莫不重农,由重农出发,进而又重视耕牛,于是禁止屠宰耕牛就成了几乎每个朝代都要三令五申的一道政令。从唐朝开始,在官方禁止屠牛的同时,民间又形成了一股独具中国特色的迷信思想:牛对人有恩德,杀牛和食用牛肉都能带来不祥。
翻翻《太平广记》和《夷坚志》,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传说:某某开设了牛肉作坊,惨遭冤鬼索命;某某嘴馋,偷偷割掉邻居耕牛的舌头,结果连他自己的舌头也被割掉了;某某常年食用牛肉,晚年卧病在床,浑身上下长满了牛毛……
但是类似的传说从来都跟狗无关,帝制时代的君主们也从来没有颁布过禁止杀狗的通告。
元朝儒士赵素写下这么一段话:“农家杀牛食肉,年年瘴疠疾病,牛能弩力,伤坤顺之气也;杀马食肉,岁岁蚕死桑枯,马为蚕父,伤天阳之气也。鸡、豚、狗、彘,羊、猪、鹅、鸭,二社冬年,足可养老祭祀矣。”身为农民,千万不要吃牛肉和马肉,更不要杀害它们,否则会带来瘟疫,因为牛马为人劳作,于人有恩。如果祭祀祖先和逢年过节必须有肉,干嘛不去杀鸡杀狗杀猪杀羊呢?
赵素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人选择肉食的“主旋律”:尽可能不要吃牛肉,但是可以吃狗肉。
古代的宠物狗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它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同时也是最早驯化成功的动物——现代学者通过考古发掘和基因鉴别,发现原始人类在十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驯化狼,这一驯化过程长达九万年,大约在一万一千年前,终于驯化出了狗。
早期人类养狗并不是为了吃它的肉,而是为了让狗成为人类狩猎时的帮手。进入私有社会以后,狗除了具有狩猎,还兼具看家护院的功能,这些功能直到今天仍然在继续发挥作用。当然,现在大多数人养狗已经没有了功利目的,既不是为了狩猎,也不是为了让它看家,完全是把狗当成宠物,甚至当成家庭成员来看待。
     
  
        
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宠物的呢?估计跟它成为人类食材的时间是同步的。我的意思是说,大概从有人开始吃狗肉那天起,就有另外一些人把狗当成自己的宠物了。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应该是一个爱狗之人:他的阿房宫养了很多狗,为了保证狗粮充足,他让咸阳城外方圆三百里的农民输送粮食,以至于把农民的口粮都给夺走了。
汉武帝应该也是个爱狗之人:他搜罗了几千只狗养在宫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养狗的机关——狗监。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肯定也爱狗:他被流放岭南,除了带着小妾朝云,还带了一条被他养了多年的老黄狗。早年他在徐州做官的时候,宋朝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发神经,让地方官杀狗,他流着眼泪说:“不忍食其肉,况可得而杀乎!”狗是多么可爱的朋友啊,我连狗肉都不忍心吃,怎么能杀狗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8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