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14 2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题主的问题,首先给“生物学“加点限制。
1,只讨论细胞学说出现以后的现代生物学,在那之前所谓的古典生物学不算。这样一看,所谓中国的贡献基本都在古典时期,那个时期根本谈不上科学,所以所谓的贡献就当自我安慰好了。
2,动物志植物志不算,人类学(考古)不算。医药研发不算(针对的是屠呦呦,虽然你这名单里并没有她)。原因是它们不算狭义的生物学。
上述两个限制加上后,你给的名单中中国的贡献就只剩下汤飞凡发现衣原体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两项工作了。衣原体在医学中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相对艾滋疟疾之类要么严重要么广泛的病而言)。至于牛胰岛素,虽然这么多年来宣传上很热闹,但从事后来看,这项工作对生物学的发展几乎没有推动作用(方向就偏离生物学主流了…)。相对于宣传上获诺奖的说法,在其中发现的低级序列决定高级结构的原理更接近诺奖,对生物学贡献更大。
至于日本,你指出来只有两个人,但这两个人的分量跟中国的贡献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中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是现代种群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的中心理论。现在做生物的基本都会比对个序列或在不同生物里找同源基因/蛋白,用到的工具都是基于他的理论。利根川进的抗体多样性也是免疫学的基础。另外你这个名单有点老了,2012年诺奖获得者山中伸弥的在干细胞领域的贡献简直就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所以以前中国对生物学的贡献真的不多(其实真的要数的话像童第周冯德培也还能勉强上榜)。
再说回现在中国生物学的水平。注意是说的现在,基本也就能限定在10年以内。而且这种比较应该要指出是比较的所谓前沿领域(也就是现在国际上大家都在做的热门领域)。
总的来说在各个领域都能紧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某些领域还能参与最顶尖的竞争。比如干细胞领域的周琪,邓宏魁等人;表观遗传学的朱健康,徐国良;植物学的邓兴旺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动物克隆领域在世界上算得上领先(当然一个原因也是国外不太想在这个领域里玩了),可惜国内的领军人物李宁院士进去了…
比较数学物理化学来说,生物学的水平可能更接近国际顶尖水平。原因大概是生物学技术和智商门槛都比较低,只要钱到位,发展就能跟上来。不像数学物理还需要多年的积累。所以个人一直预见未来10年内,中国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性成果就能遍地开花,比如最近北大做出来的磁感性蛋白,当然其真实性还有待重复。但是,对科研环境我就没这么乐观了,最近的例子还是参见磁感应蛋白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