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4|回复: 5
收起左侧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历史事件?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超级热爱中国历史啊!今年刚上高一 历史老师非常有趣 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历史 所以对这方面更感兴趣了!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619年,33岁的徐霞客旅行归家,却发现第二任妻子已将怀有身孕的小妾卖给了一家农户。不久,小妾生下了一个儿子,竟然不姓“徐”。可是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孩子,让徐霞客声名远播。

徐霞客的一生只活了54岁,但他却用了32年的人生,仅靠双脚就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足迹踏遍21个省、市,撰写出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

1640年,徐霞客在旅行途中突发重病,好不容易被送回了家乡。他自知命不久矣,唯一的遗憾就是担心那百万字的游记手稿无力整理。

临终前,他委托家里的塾师季会明帮忙整理。此后,季会明花了许多年终于编辑出了最早版本的《徐霞客游记》(季会明抄本)。但是,清军入关后,黎民百姓没有逃过浩劫,这部抄本也遭遇了灭顶之灾。

幸运的是,在徐霞客逝世86年后,《徐霞客游记》再次“重出江湖”。如很多名家一样,徐霞客生前并没有留下名气,反倒是死后才名扬天下。

这个让徐霞客名声大振的功臣叫李寄。

徐霞客属于晚婚一族,22岁才成家。徐氏原本也是富户之家,田产相当丰厚,只是到了徐霞客父亲这一辈,便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老爷子算是老来得子,对徐霞客的教育十分宽松。

徐霞客在15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科考,可惜连童子试都没过。父亲索性也不再勉强,反而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徐霞客自小就喜欢读书,加之父亲的鼓励,越发地沉迷于书海。等到他1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年迈的母亲知道儿子总想“出去走走”,便鼓励他去追梦。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通透的父母,徐霞客才能毫无负担地游遍大好河山。

1608年,徐霞客成婚后不久,便再次踏上旅途,开启了长达半生的旅行考察。

长期的游行在外,让徐霞客也忽略了妻子许氏。就在两人成婚十年后,许氏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年仅3岁的儿子,还有一个姓周的侍女。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徐霞客便与周氏产生了感情。

徐家也算望族,自然接受不了一个侍女做正妻。所以,就在许氏过世的第二年,徐霞客便将自己姨妈的女儿罗氏娶进了门。

罗氏仗着自己与婆母的亲近关系,对周氏十分看不惯。谁知没多久,周氏的肚皮又鼓了起来,这就让罗氏更加愤恨。她一是嫉妒周氏得宠,二是担心周氏生下儿子会分家产,心里便开始打起了歪主意。

正在罗氏盘算的时候,徐霞客又要外出了,恰好就给了罗氏机会。临行前,罗氏宽慰他说:“夫君尽管放心,家中一应大小事有我呢。”

徐霞客压根没想到,他这一走,家里马上就出事了。他前脚刚离开,罗氏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周氏找“下家”。最终,竟劝服了婆母,将周氏嫁给了一户姓李的农户。等到徐霞客回到家时早已物是人非,追悔莫及也没用了。

周氏嫁入离家后,便生下了儿子。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便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李寄”。

李寄自幼被乡人称为“奇才”,他像父亲一样博学,甚至无师自通。尤其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更加体谅母亲的难处,于是更加苦读。

当然,李寄也曾想过回徐家认祖归宗,可是宗族礼法根本不接受被家族驱逐的人。在那样一个时代,李寄别无他选,只能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为了照顾母亲,本已声名远播的他开始做起了私塾先生。

李寄生活在明清更迭的时期,又身为徐李两家人,于是,他为自己取字为“介立”,各种心酸可见一斑。

这样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让李寄对父亲心生怨恨,而且这对父子的脾气秉性还十分相似,都是个“怪人”。

徐霞客一生四处游历,经常遭遇劫匪而被打劫一空。有人劝他归乡,甚至愿意资助他旅费,可是他却拒绝道:“我随身带着铁锹,走到哪还能没有个埋尸骨的地方吗?”

他很固执,他的儿子亦然。

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城,朱明王朝覆灭。没成想,李寄这个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子,竟然徒步走到南京,为南明献上《平贼十策》,其赤子之心拳拳。

后来,清兵入关,李寄为此痛哭不已,不仅亲身参与抗清运动,甚至发誓终身不仕于清。败局已定后,悲愤至极的李寄决心赴死,还好被乡人挽回了性命。从此,他便成了“隐士”,终生未婚。

母亲去世后,李寄了无牵挂,便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开始了四处远游。也正是在云游的过程中,李寄突然懂得了父亲的理想,也对父亲多了一分敬意。想到父亲一生的心血毁于战火之中,他终于找到了余生的寄托。

此后,李寄四处打探《徐霞客游记》的抄本。虽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可是在诸多零散的抄本中,也存在许多窜改的痕迹。幸运的是,李寄游历的经验也派上了用场,最终在古稀之年的高龄整理出了《徐霞客游记》(李介立本)。

1690年,72岁的李寄对好友说:“我死后不必准备棺材,将你家屋后的旧水桶截成两段,一半盖我,一半垫我就好。”

在生死大事上,这对父子是多么洒脱!

徐霞客和李寄一生历经风雨,不为功名,只为理想,仅凭一己之力便流芳百世。这种执着可贵的精神,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当一个人无所求时,任何事都不会动摇他,这就是信念。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南北对峙的时候,有个书生,贼中二,天天在朝堂上跳,说我能打十个,说要随军北伐。
然而没人理他,就尴尬得一逼。
后来朝廷南边有些叛贼,几次三番围剿失败,搞得大家都很烦。
这时候才想起书生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把书生给扔过去了。
三个月,叛贼平定。
朝廷:???
从这往后,书生就变成了救火队长,哪有叛贼就调哪去。
比如「盗起连湖湘」,书生就被任命为湖南安抚,月余之间「悉讨平之」。
是这些盗匪太菜了吗?
并没有,比如江西的叛乱,叛匪头子是个机智的大爷,六十多岁,名叫赖文政。
这大爷原本是个卖茶的生意人,但朝廷的茶引制度实在太坑,买了茶引才能卖茶,要买茶引就要花大价钱,花完钱还要被官差沿路索贿。
鬼才能挣钱啊?
没辙,只能一群人自己招募乡勇,护卫走私。
真跟官差拼起来,杀了人,一群人面面相觑,六十岁的赖文政叹了口气,说事到如今,焉能回头?
这就落草为寇。
虽然落草为寇,实际上几辈都是生意人,对周遭乡亲也不差,所以朝廷来剿匪的时候,这群百姓竟然还向着茶寇。
无论是打过硬仗的老将,还是百战精兵,都在赖文政手下吃过亏。
自湖北打到湖南,真碰上大军围剿,这大爷还能在败退湖北之后再次起事,一波反杀,把疏于防备的官军打成狗。
之后立足江西,屡败官军,把朝廷的脸都抽肿了。
直到书生被调来。
刚一进城就霸气外露,指着赖文政藏身的山窝窝,说三个月内,必把这厮亲手剿掉。
赖文政听到消息,手下人哈哈大笑,说这就是没遭过现实的毒打,周边的泥腿子都是我们的人,他敢动我就敢锤,等把他锤安生了,再分他点钱,让他赶紧滚蛋。
赖文政摸着下巴,他听过书生的名头,隐隐有种不妙的预感。
至少不是分点钱就能打发走的。
结果书生不动。
大爷跟手下在山间林中等了几天,书生除了派兵堵住出山要道,丝毫没有剿匪的意思,甚至还有空跟当地官员饮酒唱词。
大爷心想:难不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终于有天晚上,赖大爷忽然被人拍醒,说对面那书生杀过来了!
大爷一脸懵逼,心想书生不是还跟人喝酒呢吗?而且打过来为啥没人给我报信啊?之前那么多精兵悍将都败了,他不得大军进山,才敢围剿吗?
不用,书生直接领着一波死士,提刀往山里冲。
书生:就这几千茶匪,乌合之众,所占优势乃是山林地利,再加附近通敌的百姓。越是大军进山,遇见林木越是束手束脚,其实只要随便派点人盯住他们,别让他们跑,等这群人开始松懈,一波就能带走。
大爷:……
大爷怂了,大爷发现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真不是白给的。
这书生有事是真能用兵法啊!
而且怎么就乌合之众了啊!我们这群人走私护商,跟前朝名将的麾下都硬刚过,没差啊!
所以大爷还试图抵抗。
直到大爷瞅见这书生提起刀,刀光如霹雳列缺,一闪就是一蓬鲜血,其武力之高乃是大爷平生仅见。
大爷懵了。
成吧,你刀快,你说是乌合之众就乌合之众吧。
赶紧逃。
遂跑去广东。
书生岂能想不到这个,一封信发出去,大爷立足未稳就又被朝廷的人堵回江西。
他一回江西就见到了书生。
大爷:……
大爷觉得自己没戏了,抱着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心态,去找书生和谈。
那天大爷与书生见了一面,忽然心下一凉,书生目光如炬,跟南方的婉约雅量全然不同,尽是从北方烧过来的血与火。
大爷当场打了个哆嗦。
回山之后,大爷长叹一声,说我看这书生非等闲人,有种迷之豪气,两军交战,我们杀了他手下兄弟,即便归降,我怕也没有好结果。
大爷决定自杀。
手下:???
几天后,盗匪归降,献上了大爷的首级。
书生盯着那头颅,总觉着哪里不太对,他看了很久,忽然望向远方。
远方是青黄不接的稻田,偷眼张望的百姓,狼狈归降的茶商。书生挑了挑眉,一挥手说:叛乱既定,走吧。
丛林深处,有个弯腰驼背的大爷,悄然叹了口气。
大爷没死,大爷当然没死,早说过大爷乃是个机智的大爷。
大爷成了叛匪头子后,第一件事,就是暗中派人搜寻与自己长得相像之人。
最终找到个煎油糍的,名叫刘四,那颗头颅正是刘四的脑袋。
无论如何,这场叛乱就此结束了,距离书生抵达江西,刚好过去了三个月。大爷回首向北,想:名不虚传,辛弃疾不愧是辛弃疾。
而平叛过后,书生还思索了问题的本质。
书生就觉着吧,本朝好歹也有上百年底蕴,不至于这点叛贼都搞不定。
于是书生决定练一支兵马。
这支兵马的名字叫飞虎队,非常具有穿越气息。
但是问题又来了,练兵是要花钱的。
书生搞来一大笔钱,建营,买马,锻造兵器铠甲,正热火朝天呢,被人怼了。
有人看他花钱如流水,眼红了,想要分一杯羹。
那就得把书生给挤下去,自己花钱,钱才能到自己口袋里。
于是上奏折,说书生敛财,皇上当然得查一下,就扔出个金牌,让钦差过去,说练兵这事你停一停。
书生接到了金牌。
钦差带到了命令。
书生:哦。
钦差:???
钦差说你哦是什么意思,你配合调查啊。
书生笑嘻嘻的,说那肯定配合,这位天使先去休息,回头我就叫人把账目给你送来。
钦差信了。
等了几天,账目没见到,军营里还在热火朝天,划地盖房练兵没半点停工迹象。当钦差再去找书生问话,书生还是笑呵呵的,说您要调查,那得走程序啊。
钦差懵了,说我没走程序吗?
书生一本正经,说走程序得有御前金字牌吧?牌呢?
钦差茫然,说前几天我给你了啊。
书生环顾左右,说他给了吗?
左右齐刷刷摇头。
钦差恼了,说辛幼安你玩这套有意思吗?
书生也不笑了,目光森冷,说那天使又知不知道,如果现在停了此事,新军也就毁了,再有叛乱,要死多少百姓?
钦差拂袖而去,气冲冲去写奏折。
来回一趟,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书生就责令监办者一个月之内把兵营建成,装备成型,否则连坐。
监办者也很无奈,说老大,深秋露重,要建营房,也造不出那么多瓦啊。
书生沉吟片刻,说要多少瓦片?
监办者吞吞吐吐,说至少二十万。
书生说成,其他你办,造瓦我来。
那一个月里,钦差正等着看书生吃瘪,就发现书生跟属官跑遍了全城,从官舍寺庙到居民百姓,每一家的沟前梁上,取了两片瓦来。
两日之内,二十万瓦落成营房。
就这么着,飞虎军历经坎坷,终于落成。
史称: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至于钱都怎么花了,书生一一上报,皇上能怎么办呢,皇上看着这支兵马,那只能说你好棒棒哦。
可惜后来书生再也没有这种机会练兵,平叛,更不必说北伐中原。
皇上势必会心里有点膈应,更何况书生还那么跳,在朝堂上总是怼人,谁愿意叫他回京城呢?
书生终其一生,都在外地提点刑狱,或者罢官闲居。
这期间发生过很多可可爱爱的故事,让书生的形象更萌了几分,这些我们容后再说。
只说他心心念念北伐,那么他究竟有没有去过北方?
有的,他从北方来。
那年他还很年轻,北方也有愿意为了南渡朝廷征战的人。
书生就跟着这个将军,当随军参谋。
书生当参谋的时候,跟个朋友混得很熟,结果后来这朋友投敌了,将军当场就想杀了书生。
书生说,你给我三天,我一定给你个交待。
将军竟然就信了,放手让他走。
书生单刀快马,追上那个朋友,两人相顾无言,西风萧杀,黄叶遍地,两道刀光如倒卷星河。
那天书生手起刀落,提着人头回了军营。
将军就更赏识他,所以会推荐他去南方当官,期待他日后带兵北伐。
结果书生得了官,可以领着兄弟们南下了,却发现将军竟被叛徒给杀了。
书生沉默了很久。
有人说,那我们还走不走?
书生深吸口气,说是将军给朝廷写信,推荐的我们,如今将军死了,我们岂能这样就走?
那能怎么办呢?
书生说,报仇。
书生带了五十个人,杀进上万人的敌营。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第二次北上打到浙江后,清军丢城失地,屡战屡败。道光皇帝极为震怒,1841年10月,道光皇帝任命自己的堂侄奕经为扬威将军,带兵驰赴浙江,反攻英军。
次年2月10日,奕经刚到浙江杭州,就带着随从,来到据说极为灵验的西湖关帝庙求签,请关公显灵,指导他如何破敌。他摇到一支写着“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的上签。奕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巧的是,三天后,四川援军抵达杭州。这批川兵以藏兵为主,个个头戴虎皮帽,身穿虎纹衣。奕经见了,又联想到几天前在关帝庙求的签,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虎头人”吗?虎克羊(洋)啊!对付洋人,还是得靠“虎”啊!关老爷诚不欺我!
奕经顿时有了主意,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1842年 3月10日)夜四更时分向英军发起反攻。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机是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时,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共“四虎”。后奕经又找了个属虎的总兵段永福统率西路兵马,作为第五“虎”…..
那么问题来了,他凑“五虎”干嘛?奕经是这么想的:五虎灭羊(洋)嘛!“五虎”齐备,吓也得把洋人吓死!
不但如此,奕经还去组建了一支虎头兵,士兵们全部戴着虎皮帽、穿着虎纹衣,前去破敌……
好了,这岂止是“五虎”齐备,这简直就是“万虎”齐奔呐……
然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历史事件?-1.jpg
英国人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颇感奇怪地记载道:“……他们的帽子具有一种特别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背后……”
结果不用多说……是役,清军惨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桂芬当翰林院编修时,咸丰皇帝问他平时作甚,他随口说读汉书,刚好咸丰正读汉书,就跟他讨论,他承认说谎,被罚回家三年读汉书。他在家玩了三年,本以为皇帝把这茬忘了,不想咸丰帝见面就问党锢之祸的典故,他推说读的是前汉书,又被罚回家三年读后汉书,这回认真读了,结果不到三年咸丰就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5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