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4|回复: 5
收起左侧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的春天,毛泽东前往北京郊区的农田看一看那里小麦的长势。
那时我们国家还在困难时期,几十万老百姓吃不饱饭,毛泽东日夜着急,唯有看着这田间茁壮成长的小麦,他紧皱的眉头才有些舒展。
随同毛泽东的小护士小朱在一旁采了一把野菜,毛泽东好奇地询问她:"你采的是什么东西?"
小朱说:"苦苦菜呀!"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1.jpg

图|毛泽东在北京郊外散步

毛泽东站住了,他静静地看着这嫩绿的苦苦菜,叶子长长的,纹理清晰,边缘有着小小的锯齿。毛泽东怎会忘记这种菜呢?在井冈山、在长征的路上、在延安,他吃过很多苦苦菜。
苦苦菜不好吃,这种微苦的滋味,是和活命相关的复杂情感。当饥饿席卷着战争时期的村庄,苦苦菜能帮助乡亲和战士们熬过最难的岁月。
毛泽东说:"野菜可救过我们不少人哩!不能忘记它哟,不能忘本哩。"他转过头来对小朱说:"再多采一些拿回去给我吃!"
小朱和警卫员战士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在田野里采了一大包苦苦菜,带进了中南海。厨师们看着这苦苦菜真有点棘手,他们不想毛主席再吃这么苦的野菜了,仔细用开水烫过之后,又加了不少调料,晚上就送到了毛泽东的餐桌上。
第二天一大早,卫士来找小朱,对她说:"主席说了,昨天的苦苦菜味道不对,苦苦菜不能那样吃,让你再去挖点回来。"
小朱疑惑道:"味道怎么不对了?"
"主席说了,他们当年吃苦苦菜,不用开水烫,一烫味道就变掉了。也不能放那么多调味料,只能用盐拌。"
小朱马上摇头:"那怎么吃,太苦了!"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2.jpg

图|毛泽东在田间视察

小朱拗不过卫士,又去采了一些苦苦菜回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厨房做了一碗再简单不过的盐拌苦苦菜。
毛泽东让身边的年轻人都来尝尝这苦苦菜的味道,他说:"过去我们吃野菜,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打败了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今天,我们能让困难挡住吗?"
说罢,毛泽东又夹了一大口苦苦菜送进嘴里。
民以食为天,毛泽东对食物不讲究,特别喜欢吃的菜不过红烧肉和辣椒,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老百姓的饭桌。
在他的饭桌上,总能诞生出让人不得不服的哲理,也有诸多感人的故事。
一碗黑豆,是毛泽东的心酸和坚韧
1947年4月末,毛泽东在靖边县东部的王家湾得到了野战部队在蟠龙战役之中大捷的消息,我们的将士们歼灭了胡宗南精锐部队6700多人,活捉167旅旅长李昆岗。
毛泽东精神振奋,对大家说:"我们就住在王家湾不走了,热热闹闹召开一个庆祝会。"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3.jpg

图|1947年,毛泽东在陕北米脂

5月5日,庆祝大会在打谷场上召开,会场气氛热烈,群众们被战士们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情绪澎湃。
演出结束之时天也快要黑了,毛泽东微笑着从会场回到了住处。警卫人员们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合在一个碗里。毛泽东兴致正高,端起碗就往外面走,想要到院子里和大家一起吃饭。
而就在走到门口的一瞬间,毛泽东脸上胜利的微笑就消失了。
门口站着七、八个小孩子,都不过四、五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全都可怜巴巴地盯着毛泽东手里的饭碗瞧。
毛泽东最看不得这些,他蹲下身子,一手端着碗,一手和孩子们打着手势,用湖南话让他们来吃饭。那些孩子们都不敢过去,怯生生看着毛泽东。
毛泽东又喊了几遍,一个看起来大一些的男孩壮着胆子走到了毛泽东面前,毛泽东半蹲半跪着给孩子喂饭。小孩子太饿了,饭到了嘴里,都没有嚼一嚼就咽了下去。
其他的孩子都眼巴巴看着,又羡慕又胆怯。警卫员们也赶紧将自己的饭碗端了出来,学毛泽东的样子给孩子们喂饭。
这时候一位村子里的老人正好路过,他觉得这事儿很不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部队的战士们、干部们和老百姓一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老百姓们还能熬过去,部队是要行军打仗的,吃不饱,在战场上可是要丢性命的。
老人家赶紧去找了这几个孩子的父母,要他们把自家的孩子领回家。不一会儿,孩子们的爹妈都来了,唤着孩子们的名字。孩子们难得能吃到一顿饱饭,哪愿意走,一个个都低着头抓紧时间再多吃两口。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4.jpg

图|陕北的孩子们

爹妈们急了,抱起孩子,拖着孩子的胳膊就往回拉,孩子们心里委屈啊,嚎啕大哭起来,爹妈们还在和毛泽东道歉。毛泽东和警卫员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心如刀绞。
那天晚上,毛泽东和警卫员们都没有吃好饭。
陕北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老乡们自己都吃不饱,省吃俭用支持同志们上前线打仗,却忍心让自家的孩子忍饥挨饿。
毛泽东对同志们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他们,永远都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的孩子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书读。我们革命的目的,其中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要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从现在开始,为了孩子们生活下去,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
毛泽东在王家湾50多天,吃的都是黑豆粥和糠皮,一天只吃两顿,不允许管理人员额外给他准备其他的饭菜。有时间,毛泽东就会自己拿着铁锹和菜篮子到窑洞后面的地里去挖野菜,他说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毛泽东指挥战斗,几乎都是通宵办公,又吃不好,毛泽东的老厨师周少林生怕他身子垮了,就想办法弄来了一点小米,给毛泽东端上了一碗小米干饭。
毛泽东严肃地说:"大家都吃不上小米干饭,你给我弄一碗过来,叫我怎么吃,我能吃得下吗?我不吃,你拿走!"
周少林见毛泽东认真的样子,本来有不少事先想好说服毛泽东的话,现在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他只好把小米饭倒进大锅黑豆饭里面,让大家一起吃掉了。
黑豆难得吃还行,每天吃的话,肚子肯定会胀气。
一天,卫士们在毛泽东门前值班,不知谁放了一个屁,接连着其他的同志也开始放屁,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毛泽东在窑洞里面听到了外面的笑声,于是走了出来,本来是要强调纪律,但在听到卫士们说这屁声是因为黑豆造成的,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5.jpg

图|毛泽东在陕北

他询问面前的年轻卫士们:"黑豆好吃吗?"
卫士们都不知怎么回答。黑豆肯定是不好吃的,但毛主席也在吃啊。他都不嫌弃,小同志们怎么好说不好吃呢?但也总不能说假话吧。于是大家伙都不说话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小同志忍不住又放了一个屁,毛泽东幽默道:"这是哪一位在说'不'呀!"
大家哄堂大笑,又有几位同志没忍得住,接连放了好几个屁。毛泽东也笑了,说:"唉呀!打雷了,打雷就要变天了,看来胡宗南的末日不远了!"
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就在毛主席的几句玩笑话之中,烟消云散了。
一碗西红柿,是毛泽东的感恩和自信
美国友人斯诺来到红区采访毛泽东,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了找点好菜招待他,特地从东线指挥部捎来西红柿,炒了一盘西红柿炒辣椒。
斯诺一见西红柿满脸惊奇:"这里竟然有西红柿?"
身旁的卫士将这盘西红柿的由来告诉了斯诺,斯诺很感激。
毛泽东给斯诺夹了几块西红柿,对他说:"西红柿在这里不容易买到,非常新鲜,你应该多吃点。"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6.jpg

图|毛泽东和斯诺合影

两人的话题便从这西红柿开始。
毛泽东嗜书如命,他从书中看到过西红柿的故事:西红柿原名叫"狼桃",因为枝叶的气味难闻,人们一直以为它含有剧毒。一位法国的画家对颜色鲜艳的西红柿着了迷,竟然愿意"试毒"。他穿上了入殓的衣服,死也不怕了,就是想要尝一尝西红柿的味道。没想到不仅没有被毒死,还发现了西红柿美味的秘密,让西红柿成为了风靡世界的蔬菜。
斯诺听了毛泽东的这番话,马上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不禁大笑起来。
斯诺排除万难,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红区,不就像这位伟大的画家吗?
他笑着说:"我准备来红区的时候,听过白区的很多谣言。他们说红区是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这里流行着天花、伤寒、霍乱和鼠疫,为此我还注射了许多预防的疫苗。"
毛泽东哈哈大笑:"蒋介石老兄,把我们说的比'狼桃'还要可怕啊!"
斯诺被毛泽东的风趣和乐观感染了。
当时,没有一位非共产党的观察者愿意来红区准确而真实地报道这里的情况。在重重谣言之下,红区像是一片谜团,也像是一片禁地。斯诺以自己的性命赌一次,为的就是让世人看清真相。
此时此刻,他不仅为自己正确的选择而庆幸,也为能和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成为至交而心潮澎湃。
毛泽东真诚地感激斯诺,对他道:"你将会和那位法国的画家一样,成为世界上传奇式的人物。"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7.jpg
图|1937年,毛泽东与斯诺夫人海伦·斯诺等外国友人在延安合影
毛泽东是不轻易请客的,若请客,必定是欢喜事。若是为公务,干部们来中南海商谈,最多也就是一碗挂面。
上世纪60年代初,陶铸从广州来北京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工作谈完之后也到了饭点,毛泽东毫不客气地对陶铸说:"对不起,我这里不管饭,因为粮票是定量的。"
毛泽东是真不管饭,周恩来也就请过一次。1962年,周恩来请张爱萍、钱三强、王淦昌和邓稼先等研制"两弹"的专家同志们来开会,会后周恩来说请吃饭,还是"高规格"的宴客,其实也就是点油饼和砂锅丸子。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8.jpg

图|斯诺头戴红军帽在陕北采访

共产党的挚友,本就不该是"酒肉朋友"。像斯诺这样的学者,因为受到中国革命的感召而赶赴红色根据地,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并且留下遗嘱把自己的一半骨灰埋在中国。
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京……我们的领导人,一直高举着艰苦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吓退了意志不坚定者,却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友谊和最坚定的同志们。
一双竹筷,是毛泽东的清贫和安乐
1949年9月,毛泽东刚刚入住北平,吃穿都还是战争年代的规格,只是应酬越来越多,时常要陪客人吃饭。
有一天,毛泽东让卫士们准备准备,他要在家中招待国民党起义将领,中午就直接在家中吃饭了。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9.jpg

图|毛泽东宴请外宾用的都是竹筷子

毛泽东很少留客人在家中吃饭,也很少专门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仔细招待,卫士们自然重视起来。
厨房里多加了几个菜,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想到毛主席家中的竹筷子已经用了好久了,因为霉变都有些发黑,洗也洗不干净。他让卫士们去招待科借一些好的餐具来,生怕给国民党的的老将领们"看了笑话"。
不一会,招待科的新碗和象牙筷子就送了过来。
吃饭前,毛泽东突然一个人来到了餐厅,颇有点提前检查的意思。
餐厅里井井有条,毛泽东很是满意,但一看到桌上的象牙筷子时,他脸色一沉,严肃批评:"谁让你们摆象牙筷子的?赶紧给我拿下去。"
毛泽东不等身边的卫士解释,气得拂袖而去,工作人员赶紧换上了毛泽东家的旧碗筷。
宴席结束后,毛泽东对他们重申:"今后不管家里来了谁,都不许摆阔气,不许大吃大喝,从今以后,无论是待客还是自家吃饭,都只允许用竹筷子。"
毛泽东对竹筷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10.jpg

图|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他乘坐的专列驶过了苏联境内第一站之后,便是吃饭的时间。
毛泽东对卫士李家骥说:"我们要吃洋饭了。"
当苏联的厨师将饭菜都准备好,李家骥将特地为毛泽东准备的竹筷子递给了他。
毛泽东一手拿着西餐刀,一手拿着筷子,对身边随行的陈伯达说:"你说哪种好啊?"
陈伯达刚往嘴里塞了一块肉,含含糊糊回答:"筷……筷子好!"
毛泽东笑了笑:"我认为也是筷子好啊!第一,经济,不用多少钱就可以买到,不愿意买的话,用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子削一下就能用了,一双筷子,反映了中华民族节俭的精神。第二,大众化,中国老百姓都用它。富人们不用,他们用的是象牙筷子,和我们说的有区别。第三,轻便好带,不怕丢失,也不用防盗。"
毛泽东的一番言论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一双简简单单的竹筷子,家家户户都在用,到底是什么,让某些人一定要换上象牙的筷子呢?
是为了彰显财富和地位吗?是为了彰显阶层比人高一级吗?是为了让别人都看到,还是在麻痹自己?这一双洁白的筷子,横在了他们和老百姓之间,从此阻碍了视听,变得自以为是,变得俗不可耐。
一辈子不甘做"俗人之举"的毛泽东,就爱用这平凡的竹筷子,在餐桌上拿起了它,就好像和天下老百姓同席而坐一样……
一枚烤芋头,是毛泽东的自律和辛劳
陈代增曾是毛泽东的厨师,他在北京饭店学到了一手好本事,被选拔到毛泽东身边为他做饭。
光荣是光荣,但这好手艺,在他老人家那里根本用不上。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11.jpg

图|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处的布置

毛泽东非常自律,特别是在"吃"这一方面,燕窝、鱼翅、鲍鱼他根本吃不来,平时饭桌上就是两个热菜、两小碟凉菜(一般是辣椒和霉豆腐),再加一碗普通的汤,也喜欢吃野菜,偏爱粗粮。
若是家里吃鸡,鸡胸脯肉给家人做着吃,鸡大腿做辣子鸡丁,鸡骨头架子熬完汤之后,会和鱼刺之类的放在一起,倒进铁丝网里面,放进中南海水池里面钓鱼,半天就有一堆小虾小鱼,这些又可以给主席弄一道菜了。
除非家中有客人,毛泽东大多是一个人吃饭,有时在书房,有的时候在卧室。
毛泽东吃饭手不离卷,眼睛是炯炯有神的,但手和口的动作是机械的,一般只吃面前的那盘菜,需要身旁的卫士给他换一换菜,他才会吃另一盘子里的菜。
四菜一汤,对毛泽东来说已经是高规格了,有的时候,他一碗面条就糊弄过去,忙的时候用一只茶缸在电炉上煮一缸麦片粥,就着秘书叶子龙做的霉豆腐喝一喝,就算是一顿饭了。
当毛泽东的脑子消耗过度了,饥饿感非常强烈的时候,他才会对自己的下一顿饭提出一点要求:"来碗红烧肉吧!肥点的,补补脑子。"
毛泽东喜欢喝龙井茶,到了中南海之后,一天要换两次新茶。卫士封耀松刚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时候,发现毛泽东不仅爱喝茶,茶喝完之后还会把茶叶捞出来嚼一嚼吃下去。
封耀松看得目瞪口呆,拿着空茶杯去问卫士长李银桥:"主席吃茶叶了,是不是嫌弃茶水不够浓啊?"李银桥根本没当回事:"吃茶叶怎么了?在陕北就吃,既能提神,又不浪费。"
即便告别了行军打仗的艰苦生活,毛泽东的饮食依旧保持着节俭。他的卫士们和周围人说起主席的吃穿住行,很多人都不相信。
有一次,毛泽东为了工作三天三夜没有好好睡一觉,吃饭也是随便吃些应付过去。卫士们都很着急,李银桥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没有一个敢打扰毛泽东的工作。
深夜,毛泽东许是太累了,仰起头眯起眼睛,用手揉了揉头部。封耀松赶紧上前对他说:"主席,您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给您搞点来吧!"
毛泽东眼里布满了血丝,他看了看封耀松,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不用搞了,你给我烤几个芋头来就行了。"
封耀松一个人去厨房找了芋头来烤,厨房的师傅听到声响,走出来一看就冒火了:"你这是胡闹!主席一天都没有吃饭了,你就给烤几个芋头?"
封耀松只得苦笑:"主席就让我烤两个芋头么!你不胡闹,你做饭你送去!"
师傅也语塞了,只得不停叹气,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惹主席生气。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12.jpg

图|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办公

封耀松烤好了6个小芋头,毛泽东已经靠着床上的靠垫睡着了,手上还拿着文件和笔。封耀松舍不得叫醒他,就把芋头放在暖气上,轻手轻脚出去了。
十几分钟之后,封耀松听到毛泽东咳嗽的声音,知晓他已经醒了。他捧着碟子走过去,对毛泽东小声说:"主席,芋头已经烤好了。"
毛泽东放下纸笔,坐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个芋头认真地剥皮。这个时候,他还摇了摇身子,颇有兴致地念起了从前写的一首诗:"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封耀松朝窗外看去,天果然已经快要亮了。封耀松看毛泽东一边吃着一边含含糊糊念诗,自得其乐的样子,便悄悄走出了屋子,在门外面静静等候着。
过了一会儿,房间里传来毛泽东的呼噜声。封耀松走进去,看见他老人家头歪在肩膀上已经睡着了,碟子里面只剩下了一个芋头。
封耀松走近了想要拿走碟子,这才发现主席的手上拿着半个芋头,还有半个就含在嘴边。
他太累了,就这样一边吃着,一边睡着了。
封耀松鼻子一酸,眼睛就模糊了。他放下碟子,想要轻轻地将毛泽东嘴边的芋头拿下来,只是拿出来的一瞬间,毛泽东还是惊醒了。
毛泽东有起床气,睁开眼就发了脾气:"怎么回事?"
封耀松哭了,手里捧着那半个芋头,就喊了声"主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毛泽东以为是吓到了年轻人,他叹了口气,有点自责:"唉,不该对你发火的。"
封耀松忙解释:"不不,主席,你是因为您……这芋头是从您嘴里抠出来的,您必须睡觉了,必须休息了,我求求您了。"
毛泽东笑了笑,用手指在头上画了两个圈:"天翻地覆,天翻地覆啰!"
他最终还是答应封耀松好好去睡了一觉。

中国的哪些历史故事让你心酸?-13.jpg

图|毛泽东晚年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

我们提到毛泽东,在脑海中的形象,总是他站在井冈山上的正气凛然,坐在延安窑洞中的从容不迫,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气宇轩昂……
而在历史尘封的角落,毛泽东日常的每一天,从一张四四方方的饭桌上,我们总能看到人性的光辉,找到毛泽东为什么能走进人民心中原因。
伟人不是一场胜仗成就的,他们的一生,也不仅仅是为了一瞬间的辉煌。那是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的坚持和自律,是字字句句的温暖和鞭策,是平常的一粥一饭,也是平凡的人间真情。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写《国史大纲》。
1939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步步紧逼,正值山河破碎、家国危亡之际,钱穆先生为了留存民族火种,为了亡国后华夏同胞不忘自己曾经的历史,为了被日寇侵占后华夏人的复国,遂著《国史大纲》。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中国银联的广告#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拍的很不错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抽调西北精兵平乱,只留下3万兵力驻守西域,吐蕃趁机向河西地区大举进攻,先是攻占河西九曲地,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又攻占兰、河、都、洮等州,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攻占河西重镇甘州及肃州。河西、陇右的失陷使唐朝在西域的地位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河西、北庭、安西3道防线构成的防御体系被破坏,更加严峻的是西域与长安的联系也因河西走廊被吐蕃占据而切断,唐朝中央无法向西域派出援兵、提供粮饷,唐朝西域守军成为一支孤军。在代宗与德宗时期,唐朝虽两次派遣使者到达西域,对坚守孤城、力保国土不失的唐军将士进行褒奖,但这对改善西域守军面临的危急状况并无多大帮助。人数不多的唐军将士们在荒凉的西域,团结当地各族人民,克服极大困难自行筹措粮饷,坚守达半个世纪之久。
安西与西州守军成为唐朝在西域的两支孤军,两军之间的联系已被吐蕃切断。龟兹派出骑兵向西州运送军费,途中遭敌人阻拦,几近全军覆没,正反映了时局之万分艰难。此时距安史之乱已近40年之久,片中鬓发斑白的守军将士也表现出唐西域守军孤军坚守时间之长,将士皆从少年变白发。由于史料的缺乏,今天的我们难以得知龟兹与西州陷落的确切时间,但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两地最后陷落的时间不晚于公元808年。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嵇绍与晋惠帝
此嵇侍中血,勿去!
  “(嵇)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晋书·忠义传·嵇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5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