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1|回复: 0
收起左侧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7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合法正规党刊,望知乎审核人员勿删。本文刊于《红广角》2012年第8期,原作者徐忠友(浙江)。《红广角》(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文章相关配图由本人从合法互联网渠道搜集、整理。
<hr/>不忘故乡的几位好老师

1926年8月17日,江泽民出生在江南古城扬州田家巷的一个书香门第。江泽民的祖父江石溪,是一位学者和名中医,49岁弃医从商。他酷爱音乐和诗歌,关心政治、热爱中华民族,因此,江家形成了一种热爱祖国、忠厚做人、勤奋好学、尊重知识、工于文艺的风气。这些,使江泽民很小就受到了无形的启蒙教育。
1931年,江泽民进入扬州东关中心小学读书。生父江世俊每天教江泽民背诗写字,所以儿时的江泽民,就能背诵许多古诗,也爱好书法、音乐。每天放学的时候,他就会唱起老师教他唱的儿歌,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唱的:“课毕放学归,老师的讲话,可曾有违背?父母盼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我辈。大家努力呀,明天再会。”这些歌词,年迈八旬的江泽民仍记得清清楚楚,其中“老师的讲话,可曾有违背”的歌词,对江泽民从小就尊敬老师是有一定影响的。
江泽民1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都江县立初级中学。
1937年夏天,进入了扬州中学读高中。扬州中学是以西文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比较严格,曾培养出了朱自清等许多文化名人和科学家、政治家。当年江苏1800名学生中,只有50名考入扬州中学读书。在这所知名的中学里,江泽民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江泽民提的一些问题都是在中学生中较难的,甚至是大学里才涉及到的。虽然有时老师也被他“考”倒了,但江泽民主动与老师进行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把难题解开了,老师很喜欢这个爱学习、会动脑的学生。1943年春天,江泽民以各科优秀的成绩,从扬州中学毕业,年仅17岁的他就离开家乡扬州到南京中央大学求学,成为当年被南京中央大学工科机电系录取的8名学生之一。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1.jpg

江上青烈士像

从中学到大学期间,江泽民正遇上8年抗战。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加上受养父江上青的影响,江泽民开始关心政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作为中学入学考试的一部分,痛恨日本鬼子的江泽民就写下一篇短文,支持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正义行动。课余时间,他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切,除了跟他的养父江上青平时的教育有关,还受到了他心中一位崇敬的“老师”的影响。这位没教过江泽民一天课的“老师”,就是扬州第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史可法。这位明朝的兵部尚书,在16世纪中叶大批清兵攻打扬州城时,浴血奋战,绝不投降,带领扬州守军和民众与数倍的清兵战斗,坚持了一个星期后被清军杀害。史可法以自己“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成为扬州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江泽民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课外活动时,江泽民曾多次带同学们到扬州史可法墓地凭吊,并向同学们解读史可法墓前的一副挽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抗日热情,为国家为民族发奋读书。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2.jpg

民族英雄史可法

在这当中,江泽民还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他就是共产党地下党员厉恩虞。厉恩虞比江泽民大7岁,是江泽民南京中央大学的学长。在1943年“清毒运动”中,厉恩虞担任了总指挥。江泽民当时也是一个反对不法商人与日本强盗勾结用毒品毒害国人的“清毒运动”积极分子,就这样他俩相识了。后来厉恩虞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在南京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人王嘉猷请江泽民帮助厉恩虞,江泽民毅然冒着风险让厉恩虞与他住在一室,并把从学校领来的一份救济粮与厉恩虞分享。厉恩虞也向江泽民介绍了许多进步的革命书籍,江泽民比较喜欢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还有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在学习中提高了政治理论修养。1946年4月,江泽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3.jpg

《忆厉恩虞同志》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江泽民从没忘记故乡的几位好老师,他在担任上海市和中央领导时,也经常在讲话和文章中提起他们,对他们的爱国行动和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赞赏。
“江博士”与他的“天才”老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中央大学与交通大学的上海、重庆校区合并,新校区设在上海的徐家汇。1945年秋天,江泽民从南京中央大学转到上海新校区继续学习,于1947年正式毕业,在这里他遇到了几位好老师。
江泽民在上海交大有一个外号叫“江博士”,主要是同学们认为他博学多才。江泽民觉得自己学业上的成绩,除了受家庭的教育、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之外,跟上海交大一些“天才”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朱物华老师也是江苏扬州人,1924年9月,他就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7年他回到国内,在抗战胜利后到交通大学任教,成为江泽民的老师。他是我国第一代电子学、水声工程学开拓者。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4.jpg

朱物华和江泽民

张钟俊老师是浙江省嘉善县人,小时候因聪明过人、好学上进,在当地有“神童”之称。1930年,刚满15岁的张钟俊就考取了当时的铁道部直属的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这在浙江嘉善算得上是“破天荒”的。8年后,23岁的张钟俊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博士学位,这在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也称得上一条大新闻。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5.jpg

1986年夏天,江泽民与他的老师张钟俊院士合影

正当张钟俊在美国继续深造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张钟俊放弃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后的学业,果断回来报效祖国,先在武汉大学担任教授。为了躲避日本强盗的侵扰,张钟俊又与交通大学的校友们一起筹建交通大学重庆分校,并担任了校电机系主任和教授。最终成为我国系统工程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自动控制学家。
有着“江博士”之称的江泽民,除了喜欢所学的理工科外,还喜欢数学和文学。加上朱教授、张教授上课时能把工科的内容与数学科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江泽民听后很有收获,他就选修了朱物华教授的《电力传送》和张钟俊教授的《运算微积分》。江泽民本来对数学就有兴趣,听了张教授的课后,兴趣更大,而且让他弥补了单一学科的不足。朱教授则喜欢用英语讲课,让江泽民在听机电课时英语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江泽民有一次回母校视察时回忆道:
“朱老师、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从不照本宣科,上课的氛围很活跃。特别是教研究生的课程,从来不用课本,而是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作为讲课的重点,及时向学生传授。张老师平时对学生关心爱护,说话和气,但在治学方面是很严谨的,特别是考试的纪律非常严格,这种宽严相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终身受益。”
1990年10月,张钟俊教授迎来了执教学50周年的喜庆日子,上海交通大学专门为他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刚从上海书记位上调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因公务实在繁忙,未能出席这次庆祝大会。会后,上海交通大学准备将这次大会相关资料编印成纪念册。江泽民获悉后,欣然命笔,为这本精美的纪念册题写了书名,并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张钟俊教授以示祝贺。江泽民在信中说:“您执教学五十年,桃李遍天下。我相信,这本纪念册对促进我国电力控制自动技术的发展大有益处。”体现了江泽民与张老师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
朱物华老师有一次到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缺少经费。时任国家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听说后就帮助他解决了。每一年新年来临之际,江泽民都要寄上贺年卡片以示祝贺。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6.jpg

好几百个教授一致通过后,1989年3月24日,上海交大聘江泽民为教授

在美国两次拜会“好老师”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7.jpg

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宴请顾毓琇夫妇及儿子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8.jpg

江泽民主席致顾毓琇教授的信

江泽民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遇到了几位好老师,顾毓琇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5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108层的联合国大厦前,联合国和各成员国的国旗迎风飘扬,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脑都云集在这里,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
10月23日上午,应邀出席这次纪念会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抽空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办公楼会见厅,亲切会见美国东部地区侨界领袖、知名人士、留学生代表。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江泽民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见大厅。
“顾老师来了没有?”江泽民刚坐下就环顾四周大声地询问道。
“我来了。”只见一位身材高挑、头发苍白的老者站起身来。江泽民立即起身,伸出双手大步迎了上去,紧紧握住老者的双手。
“顾老师,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
“我也很高兴能在纽约见到您,我是特地从费城赶过来见您的。我的夫人王婉靖(著名画家)也来了。”老者说罢指了指身边的一位老太太。
“欢迎王师母。”江泽民走过去热情地与老太太握手。
“江主席好!”王婉靖老人笑容满面地说。
在场参加会见的人员立即把眼光投向了江泽民与老者夫妇身上,新闻记者立即用摄像机、照相机摄下了这一动人的情景。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9.jpg

江泽民主席与顾毓琇教授在纽约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叫顾毓琇,他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交大曾教过江泽民微积分运算课程的老师。
顾毓琇时年94岁,与江泽民同为江苏人氏,他的祖籍在昆山,祖母是北宋大词人秦观的后代,母亲也出身名门,家庭的环境相当不错。14岁那年,他就考入清华大学前身的北京清华学校中等科,与梁实秋、孙立人等是同班同学。3年后,他又升入该校的高等科,曾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白话文)运动。除了爱好数学、物理外,顾毓琇非常爱好文学。1920年清华文学社成立后,他与闻一多、梁实秋等同学第一批就入了社,并担任清华文学社戏剧组的副主席和小说组成员,后来他还创作过一批小说、诗歌和《岳飞》等剧本。
1923年夏天,顾毓琇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考取公费留学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1929年2月,顾毓琇谢绝了美国提供的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将学到的知识带回祖国。先在浙江大学任机电科主任,还担任过浙江省电气局的顾问,并起创办《电工杂志》。1931年,他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44年8月,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大学校长。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中央大学校长职务,带家人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市教育局长,并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就是在这期间,他成了江泽民的老师,教江泽民等交大同学微积分运算课程。
1950年7月中旬,顾毓琇经香港转道去美国,在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任客座教授,并继续进修、研究电学以及“非线性控制系统”,获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1952年,他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讲授研究院课程。两年后,他又被该校聘为终身教授,直到1972年退休。在这期间,他多次获得有关国家和地区颁发的金质奖章和授予的荣誉称号,并先后出版了60多本书,可谓著作等身,被美国纽约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称为“20世纪中国文理大师”。
在这次会见中,江泽民热情与顾毓琇教授进行了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并与顾教授和王师母合影留念。
这一场在异国他乡的师生相见,使彼此既激动又难忘,非常珍贵。
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再次赴美国进行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中美两国首脑在那场政治风波后的首次正式会晤,因此被美国媒体称为“里程碑式的访问”。10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江泽民访美,并进行了两国元首正式会谈,江泽民一行受到美国政府高规格的接待。10月30日早餐会上,江泽民又与金里奇等50名美国国会议员就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人权问题坦率交换了意见。
在这样重要又繁忙的访问中,江泽民专门抽出时间安排了一项内容,就是去看望顾毓琇老师和王师母。10月30日下午,江泽民携夫人王冶平一行不顾美方保卫人员以安全为由的劝阻,坚持从华盛顿前往费城看望老师。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10.jpg

江泽民主席在顾毓琇夫妇的费城家中

顾毓琇教授的家地处费城市中心的音乐学院后面,是一幢普通的双层公寓大楼。在顾毓琇教授家客厅兼书房的墙中央,挂着一幅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一首诗:“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诗是顾毓琇教授1986年应邀回国访问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设宴款待顾教授,师生分别多年相见,江泽民非常高兴,即兴为顾毓琇教授题写的。如今,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看到这幅题诗,江泽民非常高兴。他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这次有机会来看望老师,心情很不平静。”江泽民一边细看顾老师的书斋和相册,一边回忆在上海交大读书时的往事,不觉感慨万千。他深情地对顾毓琇说:“顾老师学识基础深厚,记忆力惊人,当年给我们讲学时,可以不带课本和讲义。你不但是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位诗人、戏剧家。”
顾毓琇教授和王师母用莲子汤、豆沙汤圆等上海名小吃款待江泽民和王冶平。顾教授对江泽民说:“当年,你听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不但认真听、仔细记,还积极提问,在学生中是非常优秀的。”
拜会结束前,江泽民赠送顾教授一部反映中国5000年文化的相册。并在扉页写着:“敬赠顾老师及王师母江泽民王冶平。”顾教授也向江泽民回赠了两幅题词。其中一幅题词的内容是:“和平统一兴中华,天下为公讲大同。”表达了顾教授希望祖国统一的心声。
拜会结束后,江泽民一行准备飞往纽约。顾教授和夫人率3个子女及孙子,执意把江泽民和王冶平送到门口,彼此依依不舍地握别。这一刻,成了永恒。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11.jpg

江泽民主席致顾毓琇教授的信

2002年间,年已百旬的顾毓琇教授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中南海,江泽民闻讯后非常悲痛。他立即打了越洋电话给顾毓琇教授的夫人王婉靖女士,沉痛表示对顾毓琇教授的衷心哀悼,还派人敬送了花圈,并向王师母表示亲切慰问。在正式发出的唁电中,江泽民称顾毓琇教授为“一代名师”。他指出:“顾毓琇教授终生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经常为祖国统一献计献策,他的精神将激励世代的中国人不断前进。”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12.jpg

人民日报刊登江泽民主席的唁电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13.jpg

顾毓琇旧居,摄于2019年11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5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