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18 12: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几千年来,我国在农、林、牧、副、渔和医药等实践中,积累了有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丰富知识。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研究对象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至少也有1500万种。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从冰雪覆盖的冻原到高温的矿泉,都有生物存在。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多端。从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的水平来考察,有的生物尚不具备细胞形态,在已具有细胞形态的生物中,有的由原核细胞构成,有的由真核细胞构成。从组织结构水平来看,有的是单生的或群体的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多细胞生物,而多细胞生物又可根据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发展而分为多种类型。从营养方式来看,有的是光合自养,有的是吸收异养或腐食性异养,有的是吞食异养。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看,有的是有机食物的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等等。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 5界系统。他将细菌、蓝菌等原核生物划为原核生物界,将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划为原生生物界,将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按营养方式划分为营光合自养的植物界、营吸收异养的真菌界和营吞食异养的动物界。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 6界系统。这个系统由非细胞总界、原核总界和真核总界3个总界组成,代表生物进化的3个阶段。非细胞总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总界分为细菌界和蓝菌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它们代表真核生物进化的3条主要路线。
常见学科门类
物种生物学 :从居群概念出发,采用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探讨生物的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和进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种系发生关系的分类系统的学科。
宇宙生物学: 探索地球外宇宙空间的其他星球上是否具备生物存在的条件及是否有生物存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水和空气等是生物必需的环境元素。
纳米生物学 : 纳米技术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不仅利用纳米技术的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而且利用生物体系构筑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并研究纳米材料或结构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包括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效应、纳米生物器件、纳米仿生学、纳米药物学和纳米生物医学工程等。
磁生物学 : 主要研究不引起组织加热的弱静磁场和低频磁场生物效应的学科。是生物电磁学的一个分支。
计算生物学 : 计算科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发展与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仿真等技术对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
细胞生物学 :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包括增殖、分化、衰老、死亡、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进化发育生物学 : 研究生物表型遗传变化、发育机制的学科。目的在于揭示发育过程和机制在进化中是如何被修饰,以及曾有或现有的多样性是如何从这些变化中产生
种群生物学 : 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规律的学科。包括种群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
光生物学 : 研究有关紫外、可见或红外辐射对生物的影响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
放射生物学 : 研究电离辐射所致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学科。包括在整体、细胞、亚细胞和分子四个不同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研究。
浮游生物: 研究浮游生物的形态分类、繁殖发育、生理生化、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理化和生物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意义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
人口、食物、环境、能源问题是当前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世界人口每年的增长率约20%,大约每过35年,人口就会增加一倍。地球上的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着。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态学问题。人们必须对人类及环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周密的定量的研究,才能对地球、对人类的命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学会自己控制自己,使人口数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字上。在这方面生物学应该而且可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的成就导致口服避孕药的发明,已促进了计划生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在人口问题中,除了数量激增以外,遗传病也严重威胁人口质量。一些资料表明,新生儿中各种遗传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在 3%~10.5%之间。在中国的部分山区,智力不全者占2%~3%,个别地区达10%以上。揭示产生遗传病的原因,找到控制和征服遗传病的途径无疑是生物学又一重要任务。进行家系分析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遗传病,对患者提出有益的遗传指导和劝告;通过对胎儿的脱屑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和各种酶的生化分析,以诊断未来的婴儿是否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些方法都能避免或减少患有遗传病婴儿的出生,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将基因工程应用于遗传病的治疗称为基因治疗,在实验动物上对几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将为控制和治疗人类遗传病开辟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植物学名词》第二版
《 生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
《生态学名词》第一版
百度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