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对于清代皇族的概念,都是王爷、贝勒,最次的也是个公爷。故而很多人认为,皇族中只有这些人。有的人就算知道皇族里也有不是王爷贝勒的,但是一说到皇族,就是“几百个王爷贝勒”。实际上,清代皇族中的绝大部分,都和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以整个清代来讲,皇族的男性中有爵位比例占男性总人口的6.3%左右,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这六等,只占总人口的1%略高。同时,这个比例还跟时代有所不同,越靠清初比例越高,越靠清末比例越低,到了晚清,皇族(这里只讲宗室)人口大约一万五千人,其中高等爵位者不过百人。
故而,实际上是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少数精英”身上,而无视了人数占主体的闲散宗室们。对于这些王府分出去的庶流,他们的生活如何,更是不被关注。这里我们粗略的讲一下王府庶流的生活。
Q:王府是怎么分家的?
A:由于清代爵位秉承“一人继承”制度,所以王府基本上是每代都要分家的。举个例子,第一代王爷去世,第二代里的一个人继承后,他的兄弟就都要分家出府。同理,第二代继承者去世,第三代的一个人里继承后,第三代的兄弟也都要分家出府。各府继承者的支系被视为“大宗”,其出府的兄弟们便成为“庶流”,一些混得好的“庶流”也可以被称为“小宗”,不过实际上这两个词汇没啥本质区别……当然了,也有分家比较晚的,或者有特殊情况的,比如说兄弟太小之类的。有的则是第三代的时候,才分第二代的家。不过,当代大宗的同辈兄弟长大成人之后分出另过,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Q:王府分家具体是怎么分的?
A:一般来说就是府内协商,官方是不管这个事情的。有的时候,协商会叫来自己府所属的佐领以及本支的族长等作为“见证人”,分家的一些具体文件也会由他们作保。
Q:王府的庶流可以获得爵位么?
A:可以。清代有“考封制度”,规定了拥有爵位者没有继承爵位的儿子如何获得低等爵位。关于考封制度,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把有低等爵位的宗室称之为“小宗”,把彻底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称之为“庶流”。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小宗”,其爵位也基本会在三、四代之内承袭结束,而全都变为庶流。
Q:分了家还算皇族吗?
A:当然算。
Q:那么,小宗的没有承继爵位的儿子也可以考封么?
A:可以,同样参见我考封制度的文章。
Q:分家的房子是如何分配的?
A:王府肯定是归大宗继承的,这个没有疑问。小宗出府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房子有三个来源:1.王府分给。就是说王府本身有很多自己购置的房产,分给一处就是。2.自行购买。通过出府分到的钱购置宅邸。3.官方分配。在前面二者不能达到的情况下,似乎是可以请求官方分配“官房”。不过第三种方式是否可以广泛的使用在各个庶流、小宗上,还有待疑问。清代北京房价并不贵,所以一般来说还是以前两种方式居多。
Q:分家之后,小宗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A:首先,小宗一般是有低级爵位的,这些低级爵位是带有俸禄的,足够他们生活。其次,分家的时候一般会由王府分拨一部分家产出来,或是土地,或是金钱,或是“股份”。
Q:股份是什么意思?
A:很多王府并不愿意把地产交出去,或者说是当时的制度不允许切割大宗的地产。于是大宗便可能规定,某块地的每年的收入,交给某个或某些庶流作为他们的收入。而这些庶流只有收款的权限,没有这个土地本身的权限。
Q:王府分家,小宗庶流拿到的钱有多少?
A:很少很少。目前看到的档案里,分给出府庶流的家产如果换算成每年的收入的话,大概也就是一年一二百两银子的样子。这跟王府一年几万两的收入比起来就差得多了。
Q:分家的钱,有没有赖着不给的?
A:有。清代出过不少这种事情,大宗并不履行承诺。在判决上,宗人府基本也只是敦促大宗而已,而且相当偏袒大宗。你要知道宗人府的宗令、宗正、宗人,都是各府大宗出任的……
Q:分家的时候,佣人可以带走么?
A:理论上是可以带走一小部分属于自己的佣人的,王府包衣有时候也因此有所切割。
Q:在分家的时候,嫡子和庶子待遇是否相同?
A:这个全看各家自己的情况。有嫡子和庶子待遇相同的例子,也有待遇不同的情况。并不死板。
Q:如果大宗绝嗣,小宗有可能继承么?
A:清代规定,大宗绝嗣的话可以过继小宗、庶流之子作为承继子以继承大宗,不能直接让小宗、庶流继承大宗。但是从实际上来讲,低级爵位是出现过别宗继承的现象的。另外清代规定,铁帽子王如果获了大罪,其爵位不可被没收,必须交予其小宗、庶流继承。
Q:小宗和庶流有可能当大官吗?
A:有可能,不过二者区别挺大的。小宗本身作为有爵位者,清代有爵位者多有差事,即职官。所以小宗入仕远比庶流容易。举个例子。肃王府的敬徵,是肃恭亲王永锡的第五子,考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是肃王府的一个小宗。怹以不入八分辅国公的身份在嘉庆十年出任头等侍卫走进仕途,历任都统、护军统领,嘉庆十九年便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最后几度沉浮,在道光朝历任左都御史、尚书、协办大学士等等。而庶流呢,就相对困难一些。举个例子。宗室敬信,他的祖先是太祖的第六子辅国公塔拜,从敬信的七世祖噶尔齐开始,便是闲散宗室了。敬信在咸丰九年从宗人府的笔贴式出身走进仕途,历任各种小官,在光绪五年当上了内阁侍读学士,从光绪二十年开始历任尚书、协办大学士,最终当到体仁阁大学士。这两个例子都是比较大的官了,也可以看出前后的难易度是不同的。又及,小宗出任职官的比例是远高于庶流的。再顺便说下,虽然这两位都叫敬某,但是敬徵和道光帝同辈,敬信却宣统帝同辈哦~
Q:小宗和庶流可以科举么?
A:庶流肯定可以科举,小宗要分情况。按说小宗有爵位,没有科举的必要。因为科举的目的是进入仕途,小宗本身可以当差,还跟人去抢科举的饭碗,“天杀的黄带子!”广大科举战线的少年们怒吼道。不过似乎历史上也是有小宗真的去科举的,比如说启功的曾祖父溥良,那个例子我们后面单说,比较特殊。所以一般来说,科举还是以庶流为主,不过宗室考上进士的也是少数,一共才有123人。
Q:溥良到底是什么特殊?
A:溥良这个事儿是这样的。溥良是小宗的第二代,他的父亲载崇是和王府第四代大宗贝勒奕亨的第三子,作为小宗考封辅国将军。溥良是载崇的次子,而且溥良自己有爵位,是考封来的奉国将军。启功在自述历史的时候,说溥良为了考科举,“请求革去封号、俸禄。”最后高中进士,走进仕途balabala。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宗人府相关的档案记载:“溥良……光绪元年乙亥科中式举人,光绪六年庚辰科中式文进士……光绪十二年十一月考封奉国将军。”所以溥良是先科举,中了进士之后还淡定的去考了封……他这种情况在清代也是个别的了……
Q:庶流是否会被指婚?
A:第一代小宗是被指婚的对象。清代规定,除去近派宗支必须全体被指婚之外,其他入八分宗室的子女都在被指婚的范围内。第一代小宗还属于这个范畴,但是从他们的子女开始便不再这个范围内了。当然了,庶流更不在这个范围内了……
Q:如果不被指婚,那他们怎么联姻呢?
A:这就看自己的能耐了。如果小宗变成了官宦世家,那么联姻圈就还在世家圈子内,如果变成了彻底的闲散,自然也就和平民没区别了。
Q:庶流和大宗的关系如何?
A:一般来说,大宗在宗法上对小宗和庶流都有影响力,所以虽然关系比较远,但是多少还有走动的。但是因为财产等问题,大宗和小宗、庶流反目的事情也是有的,也有个别的大宗被小宗掣肘的呢。
Q:大宗被小宗掣肘是怎么个情况?
A:有些王府的大宗出现过转移的情况。比如说本来是某支继承大宗,结果因为获罪,大宗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支系,原大宗就变成了小宗或者庶宗。这样的时候,经常府内出现具体的问题。比如说,有的王府的祭祀权力被赋予给了作为门长的原大宗,故而其资本实力虽然不存在,但是宗法实力还是有相当的情况,这种情况以庄王府最为典型。
Q:有没有小宗、庶流混的比大宗好的?
A:如果大宗还是有高等爵位的,那么基本上是很困难的。有的支脉大宗本身就很弱,比如说有的支脉“大宗”爵位就是奉恩将军,乃至于没有爵位,那么小宗、庶流经常可以通过出仕来获得比大宗更好的地位。
Q:有什么出名的小宗或者庶流么?
A:出名的小宗或者庶流,一般就是形成了“世家”的小宗或者庶流,其地位跟王府其实只是略低的。比较有名的,和王府小宗溥良一系,即启功那支。肃王府小宗敬徵一系,后代有闻名的盛昱。豫王府庶流大学士麟书一系,豫王府庶流宝熙一系等等。
Q:那纯粹的庶流,就是闲散宗室,待遇如何?
A:纯粹的闲散宗室,每个月宗人府给四两银子,称为“赡养银”,他们在正式场合可以穿戴四品的顶戴,但是没有差事,也没有四品的俸禄。仅此而已。所以闲散宗室过的基本和平民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也有穷困潦倒的。特别要重申的是,清代皇族有数万人,这种没有差事没有爵位,只靠赡养银活着的闲散宗室占了总人口的八成以上。
Q:红楼梦有庶流在大宗的府邸里当差的情况,清代王府有这种情况么?
A:入关之初,王府的庶流本身都应该如此,在雍正之后被解放出来了。从档案上来说,雍正朝之后就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晚清似乎是有个别的王府的庶流因为穷困,在大宗的府里当差谋生的情况。
Q:红楼梦里有庶流进府陪读的,清代王府有么?
A:除了个别是王爷的兄弟早逝,其子女进府读书的情况外,其他的我没听说过。
Q:闲散宗室犯事会有优待么?犯事会削掉身份么?
A:有优待。清代皇族奉行严上宽下政策。即,对有爵位者严加控制,犯错就重罚。对无爵位的闲散宗室则相对宽大。清代宗室有特殊的律例,比常人犯罪减一等,所以就算杀人,一般也不会判处死罪。不过清代对于宗室整体限制很多,不能出北京等等。如果犯得事情很大,或者影响很恶劣,或者太丢人了,都有可能被“黜宗室”,即取消皇族身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