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科学,人们通常会想到一切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教科书和百科全书中找到的知识。同时,人们又常常在另一种层面上提及科学,如果说一个事物是科学的,例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本身或是科学的一部分,而是说马克思主义符合科学的原理,这里的科学具有一种方法论意义。由此来说,我们便可以区分出两种人们常用的科学的含义,一种是狭义的,而另一种是广义的。狭义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只要是符合科学的方法,符合科学的逻辑内涵,我们便称事物为科学的,是一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那么其中的自然科学就是狭义的,而科学则是广义的。狭义的科学包含于广义的科学之中,也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什么是科学,主要就是探讨广义的科学,也就是这种科学的方法论到底有什么内涵。
当然,在探讨内涵之前,必须要对科学的词源稍作探究。“科学”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science”,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学科分类分化的过程中才用“science”来代表将研究对象分为众多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去研究的学问,与众学科统辖的学问“philosophy”相对应。1800年,在英语中“科学”这个词包含了所有有条理的知识,而“艺术”则包括了加工制造和工程在内。“科学家”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1834年william whewell的评论中,他提议借助与“艺术家”(artist)类比造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tist)来描述从事研究工作的绅士们,但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此之前,研究自然界而非内在精神世界的哲学是“自然哲学”,柏拉图将其看作第二等的哲学分支,随着对自然研究的日益深入,为了解除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便重新创造了“自然科学”一词。过去物理学与自然哲学几乎是同义词,现代“实验物理学”只不过是延续了这个名称,不能简单混为一谈。日本学者西周将“science”和“philosophy”这两个词分别译成了“科学”和“哲学”。而后中国学者严复、康有为等开始使用“科学”一词,在此前中国一般使用“格致学”或“格物学”表示自然科学,这是源于徐光启的工作,“格致”、“格物”意为通过接触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推究,来探求客观事物的道理。通常对“科学”一词的含义解释为分科之学,而“科学”一词也由于种种潮流渐渐取代了“格致”,沿用至今。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科学”一词本身是日本译自西方再传入中国的舶来语,所以我们对科学概念的探讨也多集中于西方的语境之下。
如果要定义科学,那么就要涉及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众说纷纭,以至于费耶阿本德表示划界仅仅是一个伪的问题,怎么都行。但这种看法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意在消解划界标准,而对于科学而言如果缺少了标准,或成了一种完全不可确定的事物,那么科学还凭什么被称为科学。由此,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科学的特征做一些规定。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史为基础做一些考察。之前提到,自然科学在以前是哲学的分支,称为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便是自然界,从西方第一个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开始,人们一直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会抬头仰望星空,会低头观察蚁群。就是在对自然界的不断观察之中,人们发现了规律。在人们仰望星空时,形成了一套天文学理论,托勒密的《至大论》是西方早期天文学之集大成者。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不懈观察,在各个自然学科都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而所有的一切首先建立在人对自然的观察之上。同时,作为一种哲学,必须具备逻辑的自洽性,人们建立的理论体系一定是经过严谨的推理而产生的。从单纯的观察经验,到完备的理论体系,借助了逻辑作为工具。但自然哲学一直作为较低等级的哲学分支而遭贬低,直到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同年维萨留斯出版《人体结构》,开始了科学革命,至此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迅速蔓延。
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真正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也让科学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由于17、18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成功,19世纪自然知识框架的形成,此时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用科学来改造哲学,反对形而上学。以往科学为形而上学所控制,所以逻辑经验主义或称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是对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清除无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他们把命题分为形式命题和经验命题两类。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否认感性认识,是完全的理性主义。科学是通过经验与逻辑的证实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几个特性,可观察性、逻辑自洽性、可证实性。
然而休谟问题对于逻辑经验主义一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这种困境,一种新的批判理性主义诞生,又称证伪主义。波普尔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对于经验的归纳,永远也没有全集,所以未发生的事件永远不能完全确定,证实也并不可能,而证伪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完成。由此,科学的特征表现为批判性、前进性和可证伪性。
同时历史主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科学从静态的分析提升为动态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分析,把时间和历史的维度还给科学,让科学动态呈现。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前者从个人理性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发展,而后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以“范式”为核心,范式的基本含义是 某个科学家集团(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科学发展的过程大致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即原始科学日益成熟,最后建立起以“范式”为基础的学科或专业,经过在范式支配下的“常规科学”的发展,范式本身也日臻完善,与此同时“反常”现象日益增多,开始范式还能加以吸收消化,慢慢地感到难以对付,最后终于陷入“危机”,引起“科学革命”的爆发,由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产生新的常规科学。而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拉卡托斯则期望重建理性并再现历史,中和波普尔与库恩的观点,把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发展为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的发展模式大致为: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硬核(最基本的理论核心)、保护带(辅助性假设)、反面启发法(不放弃或修改硬核的原则)、正面启发法(完善发展研究纲领的原则)。那么根据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应该具有历史性、发展性、社会性。
当然,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本质、反基础特点都将科学看作一种并无特殊性的文化形式,费耶阿本德以科学的无政府主义反对科学的划界。他认为基本问题是理性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反对强调理性的思想,而忽视科学实践,把一切传统看作历史的传统,反对权威,重视直觉。同样构建主义将科学从理论优位转向实践优位,从理论转向试验,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试验构建现象,改变感知世界的方式。自然主义认为要依靠科学的发现和方法说明科学的合理性,以科学解释哲学,以自然现象本身说明自然。
随着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划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科学划界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以多元的、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眼光进行划界,并结合科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科学。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科学是科学共同体的所承认的共同信念。共同体是一种建构,是一种契约的建构,身处共同体中的个人将被默认,同时应该是自愿地认同这种契约。人受到共同体的限制,不论是科学活动还是科学观念。科学观念的限制是共同信仰,也就是核心公约,当然作为可以相互嵌套的分层级的共同体,下级的共同信仰必然包含上级,同时而观察渗透理论也表明个人的认识也受整个共同体的信念影响。而学术自由也就是一种相对随意的契约关系,可以在主观的作用下进行调节,而不违反所处共同体的核心公约,也就组成了许多相互关联的学术共同体。从特征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可主观感受与客观证明的随社会历史动态发展的公理化系统建构。当然科学与非科学并不能简单的进行划界,而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究竟如何发展仍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
<hr/> |
|